
践踏奔跳。 唐 柳宗元 《沛国汉原庙铭》:“长蛇封豕,蹈跃中野。”
“蹈跃”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形容情绪激动(现代引申义) 由“蹈”(跳跃)和“跃”(跳跃)叠加构成,表示因极度高兴或兴奋而手舞足蹈的状态。例如用于描述欢呼雀跃的场景。
二、指践踏奔跳(古文本义) 源自唐代柳宗元《沛国汉原庙铭》中“长蛇封豕,蹈跃中野”,描述野兽在中原肆意践踏、跳跃的景象。此用法多出现在古文语境中,现代较少使用。
注意: 两种释义存在古今差异,现代日常交流中若使用该词,建议通过上下文明确表达情绪层面的含义,避免与古义混淆。若需考证文献用例,可参考柳宗元原文及相关注释。
《蹈跃》(dǎo yuè)一词是一个动词短语,用来形容高兴、兴奋或跳跃的动作。它通常代表着人们克服困难后的激动和愉快感。
《蹈跃》的部首是足字底,它是指事字旁。这个词由17个笔画组成。
繁体字《蹈躍》保留了原有的意义和发音。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写作「躍躍」。
1. 小狗见到主人回家时,高兴地蹈跃起来。
2. 毕业生们蹈跃着走上讲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
组词:跳蹈、蹦蹈、蹦跳蹈。
近义词:腾跃、欢跃、翻跃。
反义词:沮丧、低落、疲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