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忧虑少。《文选·陆机<辩亡论>下》:“贤人之谋,岂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 李善 注:“言少有虞度之事也。” 李周翰 注:“疆界少其虞备也。”
“寡虞”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2. 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陆机的《辩亡论》,原文为:“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李善注解为“少有虞度(谋划)之事”,李周翰则解释为“疆界少其虞备(戒备)”,均指向客观环境的安定。
3. 近反义词与用法
4. 其他解释争议
部分词典(如)将其引申为“性格胆小、缺乏决断”,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注释,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衍生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寡虞”核心含义为“忧虑少”,侧重客观描述,而非主观性格。引用文献时建议优先参考《文选》及古代注疏。
《寡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寡欢少乐,形容人生活忧虑、烦恼的样子。
《寡虞》由部首宀(mián)和虍(hū)组成。
宀部为上面有平台的房子,用来表示与居住、屋顶相关的字义。
虍部为老虎的皮毛,用来表示与虎有关的字义。
《寡虞》共有12划。
《寡虞》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寡人之什》。在这篇诗中,寡人一词是指卑微、寂寞的人。
《寡虞》的繁体字为「寡虞」。
古时候《寡虞》的写法有一些变体,例如:「寡」字的旧写法为「㒷、㒺」,而「虞」的旧写法为「⿰虍布」。
1. 他常常面带寡虞,好像有许多心事。
2. 这个小女孩长时间的病情,让家中的父母寡虞不堪。
1. 寡欢:形容生活乏味、缺乏乐趣。
2. 寡言:形容语言少、不善言辞。
3. 忧虞:形容忧心忡忡、担忧烦恼。
忧虑、烦恼、忧愁
欢乐、快乐、愉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