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憂慮少。《文選·陸機<辯亡論>下》:“賢人之謀,豈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 李善 注:“言少有虞度之事也。” 李周翰 注:“疆界少其虞備也。”
“寡虞”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2.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陸機的《辯亡論》,原文為:“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李善注解為“少有虞度(謀劃)之事”,李周翰則解釋為“疆界少其虞備(戒備)”,均指向客觀環境的安定。
3. 近反義詞與用法
4. 其他解釋争議
部分詞典(如)将其引申為“性格膽小、缺乏決斷”,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注釋,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寡虞”核心含義為“憂慮少”,側重客觀描述,而非主觀性格。引用文獻時建議優先參考《文選》及古代注疏。
《寡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寡歡少樂,形容人生活憂慮、煩惱的樣子。
《寡虞》由部首宀(mián)和虍(hū)組成。
宀部為上面有平台的房子,用來表示與居住、屋頂相關的字義。
虍部為老虎的皮毛,用來表示與虎有關的字義。
《寡虞》共有12劃。
《寡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寡人之什》。在這篇詩中,寡人一詞是指卑微、寂寞的人。
《寡虞》的繁體字為「寡虞」。
古時候《寡虞》的寫法有一些變體,例如:「寡」字的舊寫法為「㒷、㒺」,而「虞」的舊寫法為「⿰虍布」。
1. 他常常面帶寡虞,好像有許多心事。
2. 這個小女孩長時間的病情,讓家中的父母寡虞不堪。
1. 寡歡:形容生活乏味、缺乏樂趣。
2. 寡言:形容語言少、不善言辭。
3. 憂虞:形容憂心忡忡、擔憂煩惱。
憂慮、煩惱、憂愁
歡樂、快樂、愉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