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关役的意思、关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关役的解释

古代税卡上的吏役。《清会典事例·户部八八·关税禁令》:“设柜收税,不得勒扣火耗,需索陋规,并禁关役包揽报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关役是中国古代行政体系中与关卡管理相关的职务称谓,主要指在官府设立的陆路、水路关卡从事稽查、征税等事务的差役人员。该词常见于明清文献,例如《明史·食货志》记载:“各钞关差御史及户部主事监收船料钞,关役专职查验货物,核征税银。”

从职能上看,关役主要承担三方面职责:其一为货物稽查,依据《大清会典》规定,关役需“验商贾文引,辨货物多寡”;其二为征收关税,包括船料税(按船只尺寸计税)、货税(按货物价值计税)等;其三为缉查走私,清代《户部则例》明确要求关役“严查夹带违禁诸物”。

在行政隶属方面,明代关役多隶属户部,清代则分属户部(陆关)与工部(竹木税关)。重要关隘如崇文门关役配有统一号衣腰牌,清代《钦定工部则例》详载其服饰规制:“青布箭衣,红羽绫边,锡焊腰牌镌关名职事。”

该制度存续期间衍生出“关役陋规”等历史现象,据《清实录》载,雍正元年曾谕令整顿“关役私征勒索”积弊,反映该职务在实际运作中的权力寻租空间。至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传统关役制度逐渐被近代海关体系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

“关役”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古代税收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关役指古代在税卡(即关卡)上执行税收管理的吏役人员。他们的职责包括登记货物、征收税款、维护关卡秩序等。

二、职责与历史背景

  1. 税收管理:关役负责对过往商旅、货物进行核查并征收关税,例如《清会典事例》提到“设柜收税,不得勒扣火耗,需索陋规”,说明其工作涉及具体税收操作。
  2. 执行禁令:部分文献提及“禁关役包揽报单”,表明他们还承担防止走私、违规交易等监管职责。

三、字义拆解

四、相关延伸

该词常见于明清文献,反映了古代税收体系中的基层执行机制。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但可通过《清会典事例》等史料了解其具体运作。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清会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鬓花册免长鸣承破吃心创开垂天翼达官打诳语大宿电抛光底漆地师独行其道藩衍烦疑法宪飞阁流丹凤肺孚尹共和制关国寒窓横分欢心祭豆洁静荆牛急务计无复之俊宕狙伺客丁蒯剑乐学良蜩连卷呤呤灵洲萝藦美劭免疫力摹略模铸内直骈肩累足耆龟青蔬琼英缺斤短两驱石闪尸生落深受耸肩曲背贪求无已通僊挽搂相维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