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免的意思、册免的详细解释
册免的解释
谓发布诏书,将大臣免职。
词语分解
- 册的解释 册 è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册。花名册。画册。 量词,指书籍:一册书。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册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册命
- 免的解释 免 ǎ 去掉,除掉:免除。免税。免费。免官。免检。罢免。豁免。 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避免。免疫。免不了。在所难免。 不可,不要:闲人免进。 古同“勉”,勉励。 古同“娩”,分娩。 任 笔画数:; 部
专业解析
册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专有术语,指皇帝通过正式文书(册书)对官员进行罢黜的法定程序。《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以册书罢免官职",强调其区别于口头敕令的文书化特征。
该制度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 法定文书:需经中书省拟定、门下省审核的制式诏书,《唐六典》载"凡王言之制有七,册书立后建嫡、封树藩屏则用之",可见册书在唐代已形成规范体系。
- 罢黜程序:涉及考课结果核验、御史台监察、尚书省执行等环节,《宋史·职官志》记载官员考课"四善二十七最"标准直接影响册免决定。
- 历史演变:秦汉时期已有"策免"记载,《后汉书·孝灵帝纪》载"策免太尉刘宽",至明清发展为更系统的丁忧、致仕制度。
该术语常见于典章制度类文献,《中国官制大辞典》指出其多用于三公九卿级别官员任免,与"册封"构成古代官僚体系的升降机制。现代研究中,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专题将其列为皇权制约相权的重要手段。
网络扩展解释
“册免”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官制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册免”指古代帝王通过发布诏书(册)免除大臣的官职或责任。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 免职:最常见用法是帝王以正式文书罢免官员职位()。
- 赦免:在特定语境下,可引申为通过册封形式免除罪责()。
二、字义分解
- 册:原指编串的竹简,后指帝王诏书或封赏文书,如“册封”()。
- 免:意为去除、解除,如“免职”“免除”()。
三、历史背景
该词源于古代官僚制度:
- 帝王通过“册”宣告重要政令,具有法定效力。
- 常见于对高级官员的任免,《汉书》等史籍中可见相关记载()。
四、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记载官员任免事件,如“帝怒,遂册免其职”。
- 现代引申:在网络语境中偶见用于表示“免费注册”等谐音用法,但属非规范表达()。
五、相关词汇
扩展说明
需注意古代“册免”与现代“免除”的差异:前者特指通过正式文书进行的官方行为,后者适用范围更广。在学术写作中引用该词时,建议结合具体历史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宁温泉边虞碧粼粼鼻眼采山漕府趁队吃相大辩不言大错大雨倾盆二妙方具分毫不爽赴火蹈刃革奸铲暴耕父过承寒荣豪光焕耳换锦幻景婚姻法胡枝扯叶绛衣大冠减降角束搅旋霁红金书孔时琅园烂糊劣迹免解进士瞑拜能言快语偏王瓶子劈胸千门穷虏覰望染后山丛生恩水罐银盆税政四表肆祀斯文人随鸡逐狗汤面讨类知原天兵天高日远五魁校刀手嚣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