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俊美而富有变化。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颜 书虽庄重,而痴肥无復俊宕之致。” 罗惇曧 《文学源流》:“ 西京 巨子,溯两 司马 。 子长 原出《左》《国》,俊宕其神; 长卿 系出《诗》《骚》,丽密其体。”
“俊宕”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或艺术评论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俊宕指事物兼具俊美与动态变化的特质,常用于形容书法、文章或人物气质。核心在于将静态的优雅与灵动的韵律结合,形成美学张力。
字义分解
书法评论
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批评颜真卿书法“痴肥无復俊宕之致”,认为其庄重有余但缺乏灵动的美感。
文学风格
罗惇曧评价司马迁(子长)的文章“俊宕其神”,指其文风既有《左传》《国语》的典雅,又具洒脱流畅的变化。
“俊宕”是古典文艺批评术语,强调美与变化的统一,常见于书法、文学领域。如需进一步了解“宕”字的其他用法,可参考权威字典(如)。
《俊宕》,可以解释为美好和高尚的意思。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品德高尚、仪表堂堂。
《俊宕》由两个部首组成:
《俊宕》一共有9个笔画。
《俊宕》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用来形容贤能的人或者是高尚的品德。
繁体字《俊宕》为「儁當」。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古时候《俊宕》的写法为「浚當」。这个写法在现代已经很少使用了。
平庸、普通、低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