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盥洗。 宋 秦观 《汤泉赋》:“滭沸滂沱,奋此泉兮,被彼山阿,吾唯灌沐兮,不知其他。”
(2).犹浸渍。 元 陈樵 《雨香亭》诗:“愿携白玉盌,掇英挹天浆。灌沐紫金丹,卯酉滋芬芳。”
“灌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清洗身体或物品的过程,常见于古代诗文语境。例如:
表示液体渗透或浸润的状态,多用于抽象表达。例如:
该词多出现于诗词、宗教典籍(如佛教灌顶仪式)或炼丹术文献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灌”本义为浇灌,“沐”原指洗头,组合后词义扩展为广义的清洁或浸润。需注意具体语境中的引申义,如道教文献中可能特指炼丹步骤。
如需查看具体诗文出处或完整解析,可参考上述标注的文献来源。
灌沐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灌(火)和沐(水),共有13个笔画。灌沐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人们用水来表示洗澡或沐浴的动作,同时用火来表示浇灌或润饰的动作,因此,灌沐这个词表示用水洗澡或沐浴。
灌沐的繁体字是「灌沐」,和简体字的写法相同。
在古时候,灌沐的写法略有不同。灌的古代写法是「斡」,表示水流向四个方向。沐的古代写法是「冒」,表示水流动的样子。因此,古代的写法是「斡冒」。
以下是一些灌沐的例句:
1. 天气炎热,我要赶紧回家灌沐。
2. 疲惫的一天结束后,我需要一个热水澡来灌沐。
3. 在冬天,我喜欢在热水中灌沐一番。
灌沐的相关词汇有:
1. 灌溉:用水浇灌植物。
2. 沐浴:用水洗澡或者身体其他部位进行日常清洁。
3. 灌输:用水或其它液体为植物供给养分。
与灌沐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沐浴:洗澡。
2. 沐身:洗澡。
3. 沐浴生活:指日常洗浴、沐浴的生活。
与灌沐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禁水:不允许使用水。
2. 涸竭:水源枯竭或用尽。
3. 枯竭:干涸,没有水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