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抗;抵御。距,通“ 拒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李周翰 注:“言相合扇动,併力以御中国。”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分析,“距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距捍”意为对抗、抵御。其中: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李周翰注:“言相合扇动,併力以御中国。”此处指两国联合力量抵御中原政权。
“距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仅见于古籍或学术研究。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推测其可能引申为“保持距离的防御态度”,但缺乏文献支持。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获取更权威的注解。
《距捍》是一个汉字词语,本意为“离开、远离”的意思。它描述了物体或者人与某个地点或对象之间的距离,表示远离的状态。
《距捍》的部首是“足”和“手”,它们分别指示了字的声音和意义。它的总笔画数为15画。
《距捍》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中,作原词的解释为“离距”。后来发展演变,简化为《距捍》这个词汇。
在繁体字中,距捍被写作「距捍」。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距捍》的形状可能有一些差异。但基本上,它的意思和部首是相同的。
1. 他远离家乡已经有很多年了,已经感到相对陌生。
2. 在远距离下,他发现山脉的轮廓更加清晰。
1. 距离
2. 远距离
3. 近距离
4. 追捍
5. 远离
1. 离开
2. 远离
3. 退避
4. 迁移
5. 解脱
1. 接近
2. 靠近
3. 贴近
4. 近距离
5. 邻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