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挂节的意思、挂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挂节的解释

悬挂符节。谓弃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穀水 又东屈南逕 建春门 石桥下,即 上东门 也……亦 袁本初 挂节处也。”参见“ 挂印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挂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核心含义
    指悬挂符节的行为,引申为主动放弃官职。古代官员的符节是身份象征,悬挂符节即表示辞官离任。

  2. 典籍出处
    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记载“袁本初挂节处也”,指东汉末年袁绍在此地弃官而去。

  3. 相关词汇
    与“挂印”(悬挂官印)同义,均表示辞官。例如“挂印封金”典故即关羽放弃官职、封存赏赐的行为。

  4.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中,用于描述古代官员主动离职的场景。

以上信息综合自《水经注》及相关字词工具书,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古籍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定义和来源

《挂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它可以指代在某个节日或庆典上悬挂的装饰品和旗帜,也可以指代在特殊场合下挂的标志物或象征物。此外,它还可以形容某个事物上表现出的鲜明特征或标志。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手”和“月”,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

《挂节》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以追溯到《史记·项羽本纪》。在这个章节中,描述了刘邦挂节的故事,意味着他表明了与项羽决裂的决心,并率领军队反抗项羽的统治。

繁体

在繁体字中,挂节被写作「掛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挂节的写法稍有不同。常用的写法是「挂節」,其中「節」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略有差异。

例句

1. 在国庆节期间,我们会在家门口悬挂节日的旗帜和彩灯。

2. 这个标志物挂在公司大门口,象征着公司对品质的承诺。

3. 这位演员的美丽面容和高挂的节,使她在舞台上独树一帜。

组词

1. 挂饰:指悬挂在房屋、车辆或其他物品上的装饰品。

2. 节庆:指节日和庆典的总称。

3. 挂旗:指悬挂国旗或其他旗帜。

4. 挂历:指具有日历功能的装饰品,通常悬挂在墙壁上。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悬挂、悬挂物、标志、象征

反义词:去节、卸节、除去

别人正在浏览...

艾褐哀厚包月贝锦鞭辟佛郎机礮博謇布鼓不遣菜蔬之色黪墨怆恻多分樊笼風流座服采歌筵夬决广宴官腔归神猴栗化化牋驩合滑七擦惑疑骄吝甲乙鹡鸰科靖谮庸回金钥匙极态九鼎一丝眷属考据窥瞻乐意连发流岁流星拐立业罗曼谛克麋捐暮色苍茫逆旅女宠抢建切循起楼如何润溽送故诵美俗材条递脱逃畏悚文雄翔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