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靖谮庸回的意思、靖谮庸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靖谮庸回的解释

同“ 靖言庸违 ”。《左传·文公十八年》:“崇饰恶言,靖譖庸回。” 杜预 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靖譖庸回, 唐 书攸戒。” 宋 曾巩 《韩琦制》:“靖譖庸回,削灭无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靖谮庸回(jìng zèn yōng huí)是一个源自上古汉语的成语,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其核心含义指安于接受谗言、任用奸邪之人,形容昏聩不明、纵容邪恶的恶劣品行。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释义与字义拆解

    • 本义为“安定”“平息”,此处引申为“安于”“习惯于”。《说文解字》释为“立容安静也”,在成语中强调对恶行的默许与纵容。
    • 指谗言、诬陷之语。《说文解字》注:“谮,愬也”,即背后诽谤、进谗。
    • 通“用”,意为“任用”。《尔雅·释诂》云:“庸,用也”,此处指提拔、重用奸佞。
    • 通“违”,指奸邪、悖逆之徒。《尚书正义》疏:“回,邪也”,引申为行为不端之人。

整体释义:习惯于听信谗言,并重用奸邪小人,形容昏庸无道、败坏纲常的行为。


二、典故出处与经典用例

此成语典出《尚书·尧典》:

“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盛德。”

(意为:安于谗言、任用奸邪,散布谣言隐匿罪恶,以此诋毁德行高尚之人。)

此句原为帝舜谴责共工等凶族之语,后成为批判昏君佞臣的经典表述。如宋代蔡沈《书集传》注:“靖,安也;谮,谗也;庸,用也;回,邪也。言安于谗谮,信用邪人也。”


三、权威典籍与学术引用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安于谗言,任用奸邪”,并引《尚书》原文佐证。

  2. 王力《古汉语字典》

    在“回”字条目下注明其通假义:“回,通‘违’,邪僻”,并举“靖谮庸回”为例。

  3.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孔颖达疏解此句为:“安于谗谮之言,受用回邪之人”,明确其道德批判指向。


四、现代用法与延伸意义

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多用于:


参考文献

  1. 《尚书·尧典》,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2. 蔡沈《书集传》,中国书店出版社。
  3.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1卷。
  4.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5. 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网络扩展解释

“靖谮庸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jìng zèn yōng hu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2. 出处与典故


3. 结构与用法


4. 扩展知识


该成语通过批判虚伪与奸邪,反映了古代对“言行一致”的道德要求。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爱生恶死安育白云孤飞备价餔糟歠醨材植物料策论侪好彻白赐无畏大王奠位狄良突卢访鹤逢门子峰头负图公奉毂转宦成黄锦鹘打鹅挥汗成雨汇涌活菩萨兼赋简任假卒金凤靖晏金钱卜俊宕蜡日练声聊胜一筹篱帐目断魂销那得披閲普徧墙板青鸾翼奇山异水泉曲森孙商老升降拭目事体诗序疏凿宿栖特银脱氧核糖核酸慰问团滃渤汙附详开详询闲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