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骨节的意思、骨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骨节的解释

(1) [joint]∶骨骼

(2) [scleromere]∶骨骼的一个节,相骨相接之处

详细解释

(1).骨头;骨头的关节。《国语·鲁语下》:“昔 禹 致羣神於 会稽 之山, 防风氏 后至, 禹 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后汉书·郭玉传》:“骨节不彊,不能使药。” 宋 苏辙 《晋论》:“譬如山林之人,生於草木之间,大风烈日之所咻,而霜雪饥饉之劳苦,其筋力骨节之所尝试者亦已至矣。”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我起小长了大骨节,腿脚不好使。”

(2).指人的品性气质。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鯁。”

(3).比喻诗文的骨力气势。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善製形状写物之词,得 景阳 之諔诡,含 茂先 之靡嫚,骨节强于 谢混 ,驱迈疾于 颜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骨节是汉语中具有多维度释义的复合名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1. 解剖学结构 指骨骼系统中各块骨头相连接的部位,即关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为“骨骼相连接的部位,能活动的部分”,例如《黄帝内经》中“骨节者,肢体之枢机也”的记载(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2. 身体形态特征 引申为人体骨骼构造的整体形态特征,《辞海》第七版指出该词可“形容人体骨骼的粗壮或纤细程度”,如宋代《太平御览》载“骨节强方为丈夫相”(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

  3. 中医脉络节点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特指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的节点,《中医大辞典》将其解释为“经络气血交会之处”,如《针灸甲乙经》所述“骨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

该词在《说文解字注》中已有记载,段玉裁注疏称“骨,肉之覈也;节,竹约也”,通过竹节类比揭示骨骼连接处的结构特性(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成年人骨节平均含206块骨骼通过230个关节构成运动系统(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解剖学》)。

网络扩展解释

“骨节”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含义:

  1. 解剖学/生理学
    指骨骼之间的连接部位,即关节(如膝关节、腕关节)。这些结构由软骨、韧带等组织构成,负责支撑身体并实现灵活运动。例如:“他因骨节疼痛就医,诊断为关节炎。”

  2. 中医理论
    在中医典籍中,骨节与气血运行相关,部分穴位位于骨节间隙,如《黄帝内经》提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指经络在骨节处的交汇点。

  3. 文学比喻
    可引申为事物的关键节点或紧要阶段,如“到了计划的骨节眼上,必须谨慎决策”。

若需更专业的医学解释(如具体关节结构或疾病),建议提供上下文以便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闇陋拔简鼻雷柄臣避舍琛板大来大小夏侯东箱端公断疟对膝尔汝歌翻番繁夥鸽竿宫绦管闭贵崇顾怜薨殂闳钜加班费翦弃赍勑继母襟背橘露枯荄略野梁愁隋恨离迁买办阶级马奶茫然甿讼眠食冥镪闹子俳赋潘江陆海瞥一眼清袅曲穴茹素三室伤和生辉説乐锁士通圮团旗物极必返罅缝霞矫香车像片象徵主义显诤谐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