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玉制的礼器。古代用于朝聘、祭祀。《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南齐书·礼志上》:“用珪璋等六玉,礼天地四方之神。” 宋 曾巩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盖古者相聘,贄有珪璋。及其卒事,则皆还之,以明轻财重礼之义。”
(2).比喻高尚的人品。《后汉书·党锢传·刘儒》:“ 郭林宗 常谓 儒 口訥心辩,有珪璋之质。”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公禀川岳之灵暉,含珪璋而挺曜。”《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 陆机 、 陆云 ,实 荆 衡 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风鉴澄爽,神情俊迈。”
(3).比喻杰出的人材。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贄币浓者,瓦石成珪璋;请託薄者,龙骏弃林垧。”《旧唐书·齐物传》:“故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兼正卿 齐物 ,宗室珪璋,士林楨干。” 宋 苏轼 《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我怀 元祐 初,珪璋满清班。”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玉树秀纷错,姻婭尽珪璋。”
(4).指使节。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一:“觚稜金碧照山高,万国珪璋捧赭袍。” 明 张居正 《圣寿无疆颂》:“万国集兮朝 未央 ,放庭实兮拥珪璋。”
(5).新生子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诞躬紫阁,膺祚朱紱。孤矢夙陈,珪璋攸覿。” 钱振伦 注:“《诗》:‘载弄之璋。’”《群音类选·百顺记·王曾得子》:“贺麒麟一夕飞下天宫,朱扉外弧矢高悬,绣幕中珪璋欢弄。”
珪璋是古代中国礼制中的重要玉器组合,其内涵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与形制考据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珪"(亦作"圭")为长条形玉器,上锐下方,是古代诸侯朝聘、祭祀时执掌的礼器,尺寸形制依爵位等级严格区分。《说文解字》释"璋"为"半圭",形制似圭从中剖分,顶端作斜锐状,多用于祭祀山川、婚聘等重要仪典。
二、礼制象征体系 在周代礼制中,珪璋构成权力与身份的物化符号。《周礼·春官》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其中珪璋分别对应东方和南方,象征春生夏长之德。考古发现显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首纹青玉璋长达38厘米,佐证其作为王室重器的地位。
三、文化意象延伸
该词在《全唐诗》出现47次,杜甫"珪璋特达姿"等诗句,展现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持久影响力。
“珪璋”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解释:
珪璋是两种玉制礼器的合称(珪为长条形,璋为半珪形),主要用于朝聘、祭祀等重要礼仪场合。例如: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文献出处(如《庄子》《后汉书》原文),可参考汉典或辞海工具书。
暗桩阿越唱漏祠曹大饥道扬邓通雕瑑叠鼓烦使发遣府廪高絜公邮馆子门条海流号泣贺鬼合于黄溜溜化人厂火碱结仇劫富救贫记结禁锢鸡栖车羁穷开疆拓宇狂犬连台戏离迁厘替离子键陋疾牧宫墓所禽仪秋飙洒签扇风机砂糖奢佚失俦试儿树木丝弦贪赇腾粜添补天中天跳奔铁探子危巅五卜物穆宪禁仙士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