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府供应的粮食。廪,廪粟。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序》:“臣幸以罪居 永州 ,受食府廪,窃活性命。”
“府廪”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基本含义
“府廪”最初指地方政府或国家的粮食仓库,由“府”(地方政府或官府)和“廪”(粮仓)两字组合而成。例如,《唐铙歌鼓吹曲序》中提到“受食府廪”,即指官员依靠官府供应的粮食维持生计。
引申意义
随着词义扩展,“府廪”也可代指国家财政或物资储备,涵盖更广泛的公共资源管理范畴。
文献用例
唐代柳宗元在贬居永州时曾用“府廪”描述自己依靠官府粮食生存的状态,体现了该词在古典文献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现代关联
现代语境中,“府廪”已较少使用,但可通过“国库”“财政储备”等现代词汇类比理解其核心概念。
总结来看,该词既指具体的粮食存储机构,也象征国家资源管理体系,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物资管理的重视。
府廪是一个汉字词汇,由府和廪两个部分组成。
府的部首是广,府的笔画数是8。
廪的部首是广,廪的笔画数是13。
府廪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行政制度。府指的是地方政府的官署,廪指的是存粮的仓库。
在繁体中,府廪的写法是府廩,字形上的区别是府的右侧有一个“斤”的字形,表示存粮的仓库。
在古时候,府廪的写法和现在相同,没有发生变化。
以下是府廪的例句:
他被任命为京城的府廪官员。
府廪这两个字没有近义词。
府廪的反义词是东西,表示府廪所存储的粮食等物品的流通和分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