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鬼揶揄的意思、鬼揶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鬼揶揄的解释

晋 罗友 为 桓温 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 桓温 设宴欢送, 罗友 很迟才到会, 桓 问其故, 友 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於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后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鬼揶揄"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典故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溯源与核心含义

"揶揄"本义为嘲笑、戏弄(《东观汉记·王霸传》有载),"鬼"指幽灵精怪。合称"鬼揶揄"特指鬼怪对人的戏弄嘲弄,暗含超自然力量对命运的操控。该词典出《世说新语·任诞》注引《晋阳秋》:罗友夜遇"白首吏"指路,实为鬼魂戏弄,后遂以"鬼揶揄"喻指此类诡谲遭遇。

二、语义分层解析

  1. 本义

    指鬼魂显形作祟,对人进行精神层面的戏耍或恐吓,反映古人"人鬼殊途"的幽冥观。如清代笔记《夜雨秋灯录》载狐鬼揶揄书生故事,凸显其超现实性。

  2. 引申义

    衍生为命运无常的隐喻,形容人生遭遇不可控的荒诞挫折。如沈复《浮生六记》"余今狼狈至此,殆佛家所谓鬼揶揄耶",将困厄归因于冥冥中的捉弄。

三、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多用于文学修辞,形容:


权威参考文献

  1. 《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
  2. 《夜雨秋灯录》卷三(清代宣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3. 《浮生六记》卷三(沈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注释本)
  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第12册 p.1031

网络扩展解释

“鬼揶揄”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如下:

1.典故来源

出自《晋书》记载的故事:东晋时期,罗友在权臣桓温手下任职却未受重用。某日同僚升迁郡守,桓温设宴送行,罗友迟到后解释称,途中遇一鬼嘲笑他:“只见你送别人当官,却无人送你上任!”。这一场景后来被提炼为“鬼揶揄”,成为仕途坎坷的隐喻。

2.核心词义

3.用法特点

4.结构解析

若需更多诗词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语辞海》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爱恩案杀百材表壮不如里壮冰雪堂禅讲超今絶古嗔妒逞己失众彻身赤忱村鸟打哨店夥电透洞心骇耳短吨发奋为雄繁奓虾蟆陵浩汹和泰化平灰没火泉汲汲营营即即足足极治隽发寇孽姱志狼顾麕惊凌波袜理想马口鱼猛捷民器糜碎劘灭募格闹火火切末切望清辩启右绍剧赊老食伤受时纾宽松簧腾觚通谋通邮通爥味如嚼蜡吴越曲藓驳小数胁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