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归身的意思、归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归身的解释

犹投靠。《后汉书·冯异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南齐书·戴僧静传》:“﹝ 僧静 ﹞遂归身随从征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归身是中医本草学中的专业术语,特指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茎中部主根部分。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分解 “归”取“回归”义,体现其引血归经的功效特性;“身”指药材的中段部位,区别于尾端的“归尾”和头部的“归头”。《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其分为“头、身、尾”三段入药。

二、药用功能 《中华本草》载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核心功效。现代药典明确归身长于补血润燥,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

三、配伍应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归身常规用量为6-12克,多与熟地黄、白芍配伍组成四物汤基础方。其断面黄白色至淡棕黄色,形成层环黄棕色,为鉴别的关键性状特征。

文献参考:

  1.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卫出版社校勘本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3.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本草》精选本

网络扩展解释

“归身”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古汉语中的动词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

  1. 基本释义
    指“投靠、依附”,常用于描述人物主动归顺或依附他人。例如《后汉书·冯异传》中“可以归身”,即通过观察对方言行后决定投靠。

  2. 详细解释与用法
    强调通过判断选择归属对象,如《南齐书·戴僧静传》记载“遂归身随从征伐”,体现人物主动追随的决策过程。该用法多出现在史书或文言文中,现代已较少使用。

二、中医药学中的名词用法

  1. 药材部位定义
    指中药当归的主根部分,与“归头”(根上端)、“归尾”(支根)相区分。全当归包含头、身、尾三部分,其中归身以补血功效为主。

  2. 药理特性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如熏干),归身被认为具有养血和中的特性,与归尾的破血功能形成对比,体现中医“同源异效”理论。

“归身”的动词用法多见于古籍,需结合上下文理解;而现代更常见的是其中药含义,属于专业术语。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例句或药材分类细节,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中华本草》等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挨挨抢抢案元腷塞不迭藏污纳垢场园刍豢垂冰畜意词林醋味盗决道明道人二五耦法则風風雨雨風光好烽侦风状付诸东流干瘪给使国医黑子红炸急缓计教近房镜台救济踘蹴阃政烂赏辽东白鹤岭越刘基艛艓帽钉毛脚鸡牛角之歌排牙片晷坡陀强阵钱摊凄怨染逮人鉴赏监杀彘教子圣惪神器沈雨水皮儿外权踠局骛骛象龙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