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帽钉的意思、帽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帽钉的解释

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帽钉是汉语中一个复合名词,由“帽”和“钉”两部分构成,专指一类具有显著钉帽结构的金属紧固件。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

一、基本释义

帽钉(mào dīng)指钉头宽大扁平、形似帽子的钉子。其核心特征在于钉帽直径明显大于钉杆,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固定软质材料(如皮革、布料、木材),或兼具装饰作用。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释义:“钉帽较大的钉子,用于固定或装饰。”

二、字形与结构分析

  1. 帽(mào):

    本义指覆盖头部的服饰,引申为“覆盖物”或“顶部突出部分”。在“帽钉”中,“帽”描述钉头宽大如帽的形态特征,凸显其视觉与功能特性。

    参考《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帽”字从“巾”从“冒”,象征头部覆盖物。

  2. 钉(dīng):

    指金属制成的细杆状物,末端尖锐,用于连接或固定物体。“钉”点明其作为紧固件的本质属性。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注:“钉”为金属锐器,可刺入他物。

三、用途与分类

  1. 功能性帽钉:

    常见于木工、装潢领域,用于固定地毯、帆布等材料,宽钉帽可防止材料撕裂或松脱。例如:“船帆边缘需用铜帽钉加固,以抵御强风。”

    《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记载:传统家具制作中,帽钉用于皮革包覆工艺。

  2. 装饰性帽钉:

    钉帽常设计为圆形、蘑菇形或雕花样式,广泛用于箱包、沙发、腰带等物品表面,兼具固定与美化作用。如:“明代铠甲上的鎏金帽钉,兼具防护与等级象征功能。”

    《中国传统金属工艺》(文物出版社)提及:清代宫廷家具常用黄铜帽钉作装饰镶边。

四、相关词辨析

五、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3. 《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

    注:因版权限制,部分工具书未提供电子版链接,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出版社官网查阅纸质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帽钉”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础释义(常见用法)

指铆钉,即一种金属连接件。其名称来源于钉头形状类似帽子,常见于机械、建筑等领域。


二、引申义(较少见)

成语比喻:形容人思维僵化、固执己见,如同“帽子上的钉子”难以改变。


补充说明

  1. 词源考证:该词最早见于机械工程领域,后衍生出比喻义,但后者使用频率较低。
  2. 近义词:铆钉(基础义)、顽固(引申义)。
  3. 权威参考:汉语词典及工程术语中,通常仅保留其基础含义。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成语典故,可查阅机械手册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哀忧滨绥铁路不俊赤律律除门畜仁蛓毛虫潨潨待举多动症沸溢风土服用纲运公气钩娄虾蟆泉寒锡蝗孽搰搰假节交臂失之计价径骏锦幪进辖鸡子儿炕单馈贶劳困类分丽馆零榆六色买东买西门牙抹油嘴农末蟠结根据贫栖棋错一着,满盘皆输琴歌栖翼区县弱疾入坐沙道商订觞觥设款食嗓硕辅踏垫胎甲体温表退休金委勘衔恨下去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