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龟箓的意思、龟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龟箓的解释

即龟书。古代常用以作称颂瑞应之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式题龟録,人天鉴知。”《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五》:“马图呈宝,龟籙告灵。” 唐 徐彦伯 《幸白鹿观应制》诗:“凤舆乘八景,龟籙向三仙。”参见“ 龟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龟箓(guī lù) 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1. 象征天命的符瑞:

    • 指刻有文字或图案的龟甲,被视为上天授予君主统治权力的神圣凭证或祥瑞征兆。其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河图洛书”的传说。传说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负图而出(河图);大禹时,有神龟从洛水负书而出(洛书),被视为圣王受命的吉兆。“龟箓”常与“龙图”并称,泛指此类代表天意的符命图箓。
    • 文献依据:
      •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后世将“洛书”与神龟相联系。
      • 《宋书·符瑞志上》:“有神龟出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赤文绿字…言治水之事…所谓洛书龟箓是也。” 此记载明确了“龟箓”即指神龟所负的洛书,是圣人受命治世的象征。
      • 《全唐文》卷一百九《高宗天皇大帝·告朔诏》:“朕闻上灵眷命,属在承乾;下土宅心,义归继体。自昔皇王,膺图受籙,登宸御宇,握纪乘时。” 此处“膺图受籙”(图指河图,籙即箓)即指接受天命。
  2. 道教符箓的一种:

    • 在道教文化中,“箓”指记录天神名讳、形象、职责的秘文符图,道士受箓代表正式入道并获神灵护佑、召遣神吏的权力。“龟箓”特指以龟为形象或载体,或与龟相关的道教符箓,常被认为具有长寿、通灵、辟邪等法力。
    • 文献依据:
      • 《云笈七签》卷四《道教相承次第录》:“三洞宝经、符图、玉诀、龟箓、神杖…皆太上老君授与张道陵。” 此记载将“龟箓”列为道教重要经典符箓之一,由祖师传承。
      • 道教典籍中常将符箓绘制于特定材质或形态上,龟形或龟甲纹路的符箓即可能被称为“龟箓”,象征其神秘力量与天地沟通的媒介作用。

“龟箓”一词融合了古代谶纬祥瑞思想和道教符箓文化。其核心意义在于:

引用来源:

  1. 《宋书·符瑞志上》(正史文献)
  2. 《全唐文·高宗天皇大帝·告朔诏》(古籍文集)
  3. 《云笈七签》(道教类书)

网络扩展解释

“龟箓”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用例

南朝梁陶弘景在《许长史旧馆坛碑》中写道:“式题龟录,人天鉴知。”此处“龟录”即龟箓,借龟甲符命彰显天人感应的祥瑞,表达对先贤功德的赞颂。

三、相关概念补充

  1. 龟书:与龟箓含义相近,指龟甲上的图文,多与占卜、祥瑞相关。
  2. 符箓文化:古代道教、谶纬学说中,符箓被视为沟通天人的媒介,龟箓可能与此类文化背景相关。

四、注意事项

该词现代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文化研究领域。由于当前资料来源权威性较低,若需严谨学术引用,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道教大辞典》等专业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须襃奬参撰超趠持鉢醇俗道僧定交钉书钉动杌恩威并用耳管凤冕伏击战洑水黼帏歌台官僚政治鬼怪故里寒籁横侈曷胜红女黄朱环谒化钱斛二瘕頀夏嚼吃基建九天九地举察科处扣尅老去量瓶谅宥闹装飘茵随混贫痡千叶杞柟琼报若下是后市门翁示人说耍榹桃汤婆天人策天线笤帚挺刑文臣乌哺乌爹泥乡梓胁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