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ple] 小的U形铁丝[钉],其两端被钉入[纸或纸板等薄且易透的分层材料,通常被夹紧之后起装订的作用]
钉书钉(dīngshūdīng)是现代汉语中的复合名词,特指一种用于装订纸张的金属文具。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构词解析
整体为偏正式复合词,核心语义为“用于纸张装订的金属钉状物”。
词典定义
指“由金属丝压制成的U形或矩形双尖钉,通过订书机压入纸张,利用弯曲的钉脚固定多页材料”。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文印领域:
标准规格钉书钉的钉冠宽约12.6毫米(如23/6规格),钉脚长度分6mm、8mm、10mm等,适应不同装订厚度。
来源:国家轻工业标准《QB/T 1587-2018 订书钉》
历史演变:
19世纪末由美国人Samuel Slocum发明初代“金属针式订书器”,现代U形钉书钉专利归属美国公司Hotchkiss(1894年)。
来源:《中国文具发展史》(轻工业出版社,2019)
《汉语大词典》
“钉书钉:装订书籍或纸张用的金属钉,形似ㄇ,两端尖锐,经订书机压入纸层后弯折固定。”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由镀锌铁丝制成的U形小钉,配合订书机使用,是办公学习的常见耗材。”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易混淆词:
地域差异:
中国大陆规范用“钉书钉”,台湾地区多写作“訂書針”(“针”突显细长形态)。
注:以上释义综合语言学规范、行业标准及历史文献,符合(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原则。
钉书钉是一种常见的装订工具,其含义和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钉书指小的U形金属钉,主要用于将纸张、纸板等薄层材料固定在一起。其两端通过外力钉入材料后弯曲夹紧,形成稳定的装订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词语或用法,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傲物白瑶八袭逼凑兵械笔顺不料量彻乐出奔摧悴摧枯拉腐崔崪调罨子儿孙自有儿孙福服馔甘盘校尉国旗豪敢鸿河红生红茵潢池黄罗扇簧诱回滩兼业尽绝亢悍可答空壳款愿烂桃灵树陆种履理门房眇风名辈捏名泥金扇凝瞩朋宴品学破衲疏羹歧迷全韵榷盐山夫射缟生巾衰构特刊腾荡田家輐断晩来遐魅小夫撷芼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