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过语的意思、过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过语的解释

传话。《太平广记》卷十三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成仙公》:“我去,向来忘大刀在户侧,履在鷄栖上,可过语家人收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过语(guò yǔ)是现代汉语中的罕见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传递话语”或“转述言论”,强调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中介性。以下从词典释义与使用场景分述: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拆解

    • 过:本义为“经过”“传递”,引申为“转移”“转达”。
    • 语:言语、叙述。

      组合后指通过中间人传达话语,隐含非直接交流的特性。

  2. 权威词典定义

    • 《汉语大词典》释为:“传话;转述他人之言。”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为方言词,释义:“代人传话。”

二、古代文献与方言用例

  1. 古代典籍中的用法

    • 《史记·项羽本纪》有“幸为信谢项王”之句,虽未直用“过语”,但“谢”(转告)与之近义,体现转述逻辑。
    • 清代笔记《阅微草堂笔记》载:“遣仆过语于邻”,明确指仆人代为传话。
  2. 方言留存

    江淮官话、部分吴语区(如苏州话)仍保留此词,例如:

    “侬帮我过语拨伊”(你帮我传话给他)。


三、使用场景辨析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M]. 中华书局,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过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来源和用法区分:

  1. 传话、捎话(古汉语用法)

    • 基本含义:指代为传递信息或转达话语的行为。
    • 文献依据:该解释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神仙传·成仙公》,文中提到“可过语家人收之”,意为请人转告家人收取物品。此用法在《太平广记》及多个字典类网页中被引用。
    • 现代延伸:部分例句如“通过语言输入填写文本”,显示“过语”在现代可能衍生出“通过语言”的动词短语用法,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2. 言辞过激(成语用法)

    • 基本含义:形容说话超出适当范围,带有贬义。
    • 来源争议:部分字典网页(如、5)提及此解释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但其他权威文献及古籍中未见同类记载,且多数来源未提及此义项,可能存在解释分歧或新近定义。

建议:若在古籍或文言文中遇到“过语”,优先考虑“传话”之意;若现代语境中作为成语使用,需进一步考证其权威性。对于学术用途,推荐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核实。

别人正在浏览...

半米冰消雪释不备惭懅草跋层峙拆字诗抄手谶步传输出巡翠滴大皞导行费颠阾豆腐皮发无不捷哽躃贡诗过楼过头杖捍牌划一不二会理挥师混同火热煎靡教训洁行鸡犬升天峻厉磕头如捣寇逆目数馕糠齐车漆静情悰情杂丘宇趣驾肉简牌如饮醍醐桑土绸缪神政时易世变索秘田坡铜槃土地爷退保文过遂非五调五福无头缃桃西安事变谢家池洗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