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尚书郎。古官名。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詔置 海陵 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清 赵翼 《游孙渊如观察园亭》诗:“词馆才人画省郎,出膺使节暂还乡。”
(2).即尚书郎。古官名。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詔置 海陵 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清 赵翼 《游孙渊如观察园亭》诗:“词馆才人画省郎,出膺使节暂还乡。”
“画省郎”是古代官职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画省郎即“尚书郎”,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尚书省下属的官职,主要负责文书起草、政令传达等事务。该词多见于唐代及之后的文学作品中,常借指有才学的官员。
职责关联
尚书郎在汉代至魏晋时期属尚书台(后称尚书省),是处理政务的核心职位。唐代岑参在《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中写道:“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表明此官职与朝廷仓储管理等行政事务相关。
文学意象
清代赵翼的《游孙渊如观察园亭》提到“词馆才人画省郎”,将“画省郎”与文人才子并提,凸显其文职属性及社会地位。
“画省郎”是尚书省郎官的别称,兼具行政职能与文化象征意义,常见于诗词中以赞官员才学。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画省郎》是一个由3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受国家派遣去外地考察的官员。
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画省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国家会派遣官员到各地进行考察和巡视,这些官员被称为“画省郎”。在繁体字中,该词的写法没有太大差异。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与现代略有不同。但《画省郎》这个词的古时候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画省郎》这个词的例句:
与《画省郎》相关的词语如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