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省郎的意思、画省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省郎的解释

(1).即尚书郎。古官名。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詔置 海陵 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清 赵翼 《游孙渊如观察园亭》诗:“词馆才人画省郎,出膺使节暂还乡。”

(2).即尚书郎。古官名。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詔置 海陵 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清 赵翼 《游孙渊如观察园亭》诗:“词馆才人画省郎,出膺使节暂还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画省郎”是古代中国官职体系中的特定称谓,其核心含义与尚书省及郎官制度相关。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画省”指尚书省的别称,因汉代尚书省官署以胡粉涂壁,绘列古贤人像而得名;而“郎”则为古代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因此,“画省郎”特指在尚书省任职的郎官,主要负责文书起草、政令传达等事务,属于中央行政体系中的重要职位。

从词源发展来看,“画省”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班固《汉官典职》所载“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皆以胡粉涂壁,紫青界之,画古烈士”,这一建筑特色成为尚书省的代称。唐代杜甫《秋兴八首》中“画省香炉违伏枕”的诗句,亦印证了该词在文学中的沿用。而“郎”作为官职,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侍郎、郎中、议郎等具体职级,隶属九卿或尚书机构。

在职能层面,“画省郎”的职责范围包括参与机要文书处理、典校典籍、监察百官等。例如《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尚书郎需“主作文书起草”,且需轮流值宿宫禁。其选拔标准严格,多从孝廉、明经科考中择优选任,魏晋后逐渐形成“吏部曹郎”等细分职位,成为士人晋升的重要阶梯。

该词的文化意涵体现了古代官制与建筑艺术的结合,如“画省”的壁画传统既具装饰功能,又承载着劝诫官吏的象征意义。宋代以后,随着三省六部制的演变,“画省郎”一词逐渐淡出官方文献,但在诗词典故中仍作为尚书郎的雅称出现,如元代王恽《玉堂嘉话》所述“画省当年旧,金闺邃阁崇”。(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古代官职辞典》《中国历史官制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画省郎”是古代官职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画省郎即“尚书郎”,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尚书省下属的官职,主要负责文书起草、政令传达等事务。该词多见于唐代及之后的文学作品中,常借指有才学的官员。

历史背景与文学引用

  1. 职责关联
    尚书郎在汉代至魏晋时期属尚书台(后称尚书省),是处理政务的核心职位。唐代岑参在《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中写道:“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表明此官职与朝廷仓储管理等行政事务相关。

  2. 文学意象
    清代赵翼的《游孙渊如观察园亭》提到“词馆才人画省郎”,将“画省郎”与文人才子并提,凸显其文职属性及社会地位。

词源解析

“画省郎”是尚书省郎官的别称,兼具行政职能与文化象征意义,常见于诗词中以赞官员才学。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摽显玻璃擦刮惨緑年华陈布车厢齿次次男大亨迭起笃爱二和飞起蜂脂甘冽钴镆酤鬻故掾孤致韩掾函丈黄琉璃黄碌回迁餰粥佶聱胶船锦鸟金丝谨悌近因九级浮图鶌鸠堪布令出如山泥鳅盘考谦裕寝庙任士杀鸡抹脖山豆根山邱猞猁沈到逝景售世水漉漉顺文损膳台相亭吏头鹅燕徒奏枉横畏却无絃琴小餐小日月庄稼齛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