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命使的意思、命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命使的解释

任命使者。《晏子春秋·杂下六》:“ 齐 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新唐书·礼乐志八》:“册后……其日,临轩命使,如纳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命使”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受命出使的官员”,常见于外交文书与历史记载。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命”为任命、派遣之意,“使”指使者或使节,组合后特指经朝廷正式委派、代表君主执行外交任务的官吏。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命使往聘”,即描述诸侯国之间派遣使节进行礼节性访问的活动。

这一词汇在汉代文献中呈现更明确的制度特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命使持节送匈奴使”,显示使节持有符节作为身份凭证,体现古代外交活动的规范化特征。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注疏:“命使者,奉王命而行也”,强调其职责来源于君主的直接授权。

从构词法分析,“命使”属于动宾结构合成词,其语义演变反映了古代官僚制度的发展。《古代汉语辞海》指出,该词在宋元以后逐渐被“使臣”“钦差”等称谓替代,但在明清官方文书中仍作为雅称出现,如《明会典》有“命使册封藩王”的表述。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古典文学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命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任命使者,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君主或朝廷派遣使节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古籍例证

3.使用场景

4.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晏子春秋》《新唐书》等原始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八区驫驫堡子昌族铲灭馋鱼超期称身炽然春华秋实顿弊遁迹桑门敦质方丧方瞳方外友繁约府寺高难格律公襄贯扫官子还鲊遗书和展回眸溷淆袷车坚挺机匠局寖昌寖炽拘倦开宗康阜矻蹬蹬列宅拢子炉鼎鹿洞轮椅矛矟懑乱泼死泼活泼言语窃乞寝想洒泪梢袋石鼠摔炮送年盘天闲调频收音机铁了心偷闲躲静晚志诬指襄点险陆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