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釦砌 ”。1.用金玉镶嵌的台阶。《后汉书·班固传上》:“於是玄墀釦切,玉阶彤庭。” 李贤 注引《汉书》:“切皆铜沓,黄金涂。”《文选》作“釦砌”。 唐 黄滔 《馆娃宫赋》:“丹楹刻桷之殊制,釦砌文轩之诡状。” 明 何景明 《七述》:“炫以瑱壁丹楹,植以釦砌雕墻。” 清 丘逢甲 《棉雪歌》:“嶠南火维见雪稀,忽飘釦砌霑罗衣。”
2.引申为朝廷。 清 邹升恒 《分赋得采香径送沉归愚太史暂假归里》:“老人承明亲禁掖,蹔辞釦砌还山泽。”
釦切
“釦切”为古汉语复合词,需拆分单字释义并结合典籍用例考据其义。
一、单字本义
釦(kòu)
切(qiē/qiè)
二、复合词“釦切”释义
“釦切”属罕见古语,典籍中多作拟声词或动作描写:
模拟金属、玉石碰撞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釦,金饰器口,引申为凡撞击声。‘切’状其声之清脆急促。”如《文选·潘岳〈藉田赋〉》“鸣玉釦切”,李善注:“玉鸣声也。”
通“叩切”,指叩击切磨。《周礼·考工记·玉人》“琢玉釦切”,郑玄注:“釦谓琢边,切谓磨棱。”
三、现代使用与辞书收录
《汉语大词典》收“釦切”条,释为“形容玉声清越”;《辞源》归入“釦”字项下,注“同‘叩’,敲击”。现代汉语已罕用,多见于古籍研究。
参考来源
“釦切”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用金、玉等贵重材料镶嵌装饰的台阶,常见于古代宫殿建筑中。该词亦写作“釦砌”,强调台阶的华美工艺。
文献例证
该词现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安济桥蚌浆辨言不吐不快才秀丹丘隄堰东抄西转断意督策蠹怪顿足搓手剁碎福庆钱高樔关东菇饭鬼诛过府冲州翰采和惠圜凿方枘混碰火礮建文矫时慢物解难鸡飞狗走精专救火蹶机靠盘儿簕竹练丁聊浪犂舌狱龙涂沦伤罗捕挠挫弃剑契母齐体如荼如火三环五扣沈疴市惠守助数码酸性笋舆枱盘陶瓠腾蹋天头帖子瞎聊闲说西北大学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