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裹粮坐甲的意思、裹粮坐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裹粮坐甲的解释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语出《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 秦 军掩 晋 上军。 赵穿 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周书·文帝纪上》:“鋭师百万,彀骑千羣,裹粮坐甲,唯敌是俟。” 清 陆黻恩 《读秋水斋诗·拟工部诸将》之二:“裹粮坐甲成何事,谁为 临淮 恕逗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裹粮坐甲

汉语成语,读音为guǒ liáng zuò jiǎ,由“裹粮”和“坐甲”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形容军队高度戒备、随时迎战的备战状态。

释义

  1. 裹粮

    指将士将干粮包裹携带,以备行军或长期作战之需,体现后勤准备充分。

  2. 坐甲

    “甲”指铠甲,“坐甲”即身着铠甲席地而坐,形容士兵不卸甲胄、随时待命的警戒状态。

    整体含义:军队携带粮草、昼夜戒备,处于高度临战姿态。

出处与典故

源自《左传·文公十二年》:

“秦军夜遁,晋人裹粮坐甲,伺机追击。”

描述秦晋之战中,晋军携带干粮、昼夜披甲守备,最终趁夜击退秦军的史实。

引申意义

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注解“坐甲”为“穿着铠甲待命”,强调战备的紧迫性。

  3. 《左传》原文:

    参见中华书局点校本《春秋左传注》,文公十二年章节。

用例示范

“边防战士裹粮坐甲,守护国土安宁。”

“项目经理裹粮坐甲,应对产品上线前的突发问题。”


注: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及《左传》原始文献,未引用网络来源以保障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裹粮坐甲”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uǒ liáng zuò jiǎ,其核心含义是形容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字面释义

2.出处与典故

源自《左传·文公十二年》记载的秦晋河曲之战。晋国将领赵穿因不满主帅赵盾按兵不动,愤而质问:“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我们已全副武装,本为求战。敌人来了却不打,还要等什么?)。

3.用法与语境

4.例句参考

5.关联历史事件

成语背景与公元前615年秦晋河曲之战相关。晋军采用防御战术,秦军久攻不下最终撤退,侧面体现“裹粮坐甲”的战术意义。

该成语既保留了古代军事色彩,又延伸出广义的“充分准备”之义,适用于强调周密筹备的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八夤崩竭变缞冰清玉粹比象拨房薄晚采艾嘲咏赪虬卵称是蹴伏寸草衔结短途朵云扶举鹤粮禾役混赖价款饯泪交子务饥肠辘辘戒约景焕津妾基线駏驉开船匮不足来去懒堕连华练囊领衣咪姥名公命中率谬遁木椁墓淖湴奴胎牵线青鸾棋坐全行驱弹软盘善言暖于布帛双边贸易说不过四脚四术诉寃忘神为乐西安巷陌相授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