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蹴伏的意思、蹴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蹴伏的解释

蹲伏貌。《花城》1981年第1期:“ 飞鹰岩 里有一只硕大无朋的石鹰,形如蹴伏,像在那里养精蓄锐,行将到大海之上搏击长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蹴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ù fú(注音:ㄘㄨˋ ㄈㄨˊ),其核心含义是“蹲伏貌”,即形容人或动物蹲伏的姿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蹴”本义为踢、踏(如“蹴鞠”“一蹴而就”),但在此词中与“伏”结合后,引申为身体蜷缩、低伏的状态。
    • “伏”指趴下或隐藏,组合后强调一种蓄势待发或静止潜伏的姿势。
  2. 使用语境
    该词多用于文学描写,例如《花城》1981年第1期中描述石鹰“形如蹴伏”,比喻其如蹲伏般静默却充满力量感的状态。类似用法常见于形容动物(如猛兽伏击)或拟人化自然景物。

  3. 近义词与延伸
    近义词包括“蜷伏”“匍匐”等,但“蹴伏”更突出短暂停留、蓄势的动态感,而非长期隐藏。

“蹴伏”是一个兼具形象性与文学性的词语,多用于描绘静态场景中隐含动态张力的姿势,常见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蹴伏》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蹴伏(cu1 fu2)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一种姿势或动作。蹴伏指的是用脚踢击并倒地或跪伏的动作。这个词常用于形容战斗或格斗中的动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 蹴伏的拆分部首是“足”(zú)和“人”(rén)。它的笔画数量是10画。 来源: 蹴伏的来源比较古老,可追溯至古代。它是由两个意义分别为“脚”和“人”的汉字组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词语。 繁体: 蹴伏的繁体字为「躸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蹴伏的写法可能会与现代稍有不同。但一般来说,古人也是通过结合足和人这两个字形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 例句: 他一蹴伏地,制服了对手。 组词: 蹴伏可以组成很多词语,例如蹴鞠(cu1 ju1)和蹴球(cu1 qiu2),它们都和蹴伏有关联,表示用脚踢球的运动。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扑倒、击倒、跪伏等词语,它们都表示类似的动作或姿势。 反义词: 反义词可能是站立、保持站立等词语,它们表示相反的姿势或动作。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