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约的意思、戒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约的解释

(1).如戒约束。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诸骨肉各安吉,相次专差人去存问也,互相戒约,勿烦州县。”

(2).戒律。 明 李贽 《豫约·早晚礼仪》:“寧可无人守塔,不可容一不守戒约之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约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语义结构的词语,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历史应用及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解析。

  1. 字义解析

    “戒”本义为防备、警惕(《说文解字》释作“警也”),引申为约束行为的规范;“约”指通过协商确立的条款(《尔雅》注为“束也”)。二字组合后,特指具有道德约束力的规约,常见于宗教仪轨或团体规章中。例如佛教《四分律》中“戒约清净”即强调修行者需共同遵守的持戒约定。

  2. 历史语义演变

    宋代文献《朱子语类》已有“立戒约以束子弟”的记载,此处指家族内部制定的行为规范。明清时期白话小说如《醒世恒言》中,“焚香立戒约”场景,则突显其仪式化特征。近现代多用于描述组织内部具有强制性的纪律条款,如《民国帮会史》提及的“堂口戒约”。

  3. 应用场景特征

    与普通契约相比,戒约更强调单方面的义务承担,如道教全真派《重阳立教十五论》中的修行戒约。其约束力往往源自精神信仰而非法律强制,常见于宗教团体、秘密会社等特殊群体,具有身份认同的象征意义。

  4. 近义词辨析

    与“盟约”侧重双方协定不同(参考《古代汉语词典》),戒约侧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规范;与“戒律”相比(《佛学大辞典》),戒约更强调书面化、具体化的条款形式。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任继愈《宗教大辞典》、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网络扩展解释

“戒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自我约束与告诫
    指通过戒律或规定来警示自己遵守规范,强调主动约束行为。例如宋代范仲淹在书信中提到“互相戒约,勿烦州县”,体现家族成员间的自我约束。

  2. 具体的戒律或规定
    作为名词时,可指代明确的规章制度,如明代李贽在《豫约》中强调僧人需遵守“戒约”,否则不可容留。

二、字义拆解

三、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通过内在规范或外部规定实现自律,如宗教戒律、家族规约等。古诗文中也可见其使用,如《苏幕遮·玉炉中》提到“功行十分凭戒约”,强调修行需依规而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5、6中的古籍例句。

别人正在浏览...

八公山包办婚姻豹管包胥边疆壁报壁障残火城社尘顔从兄大弓达罗毗荼人单骑盗粜督率鄂都坟庵干俸个人财产官舫故邦海红惚慌胡嘌江心镜嘂嘑嘉澍寄泊界朱稽防籍马斤风济脱九霞巵狂流蜡沈炼油厂领兑哤杂灭抑谬种流传南北对话皮鞾乞哀乞留兀良曲辨色沮施威守愚双瞳剪水属篇松髯谈玄説妙听天安命屋室向善小婶娘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