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寡功的意思、寡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寡功的解释

功效少。《逸周书·命训》:“艺淫则害于才,政成则不长,事震则寡功。” 孔晁 注:“震而其功寡矣。”《国语·齐语》:“正月之朝,五属大夫復事, 桓公 择是寡功者而讁之。”《荀子·非十二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説,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寡功是汉语复合词,由“寡”(少、不足)与“功”(成效、功绩)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成效微薄、功绩稀少,多用于描述政令、措施或行为收效甚微的状态。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核心释义

  1. 字义分解

    • 寡:本义指数量少、欠缺。《说文解字》释为“少也”,引申为薄弱、不足。
    • 功:指成效、业绩。《说文解字》注“以劳定国也”,强调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

      合成词义:指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或政策施行后未能达成预期目标。

  2. 古籍用例

    • 《韩非子·八说》云:“法省而民讼简,则政不烦而民安其业矣;然或寡功者,其令不严而吏惰也。”

      (意为:法令简省可使百姓诉讼减少,政令不繁苛则民众安居;但若仍成效微弱,是因法令执行不严、官吏懈怠所致。)

    • 《汉书·董仲舒传》载:“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寡功之弊,实源于此。”

      (指出汉代治国效果不彰的根源在于未能适时变革政策。)


二、语境应用与引申含义

  1. 政治治理领域

    多指施政措施未能有效改善社会问题。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时,反对者批评新法“扰民寡功”,即指责其劳民伤财却收效有限(参考《宋史·王安石传》)。

  2. 个人行为评价

    形容个人努力与成果不匹配。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评某些文人“终日著述而寡功”,暗指其作品缺乏实际价值。


三、近义与反义词对照


古籍来源说明:

  1. 《韩非子·八说》——战国法家经典,阐述治国方略。
  2. 《汉书·董仲舒传》——东汉班固所著断代史,记录汉代政治思想。
  3. 《宋史·王安石传》——元代官修史书,评述宋代变法得失。
  4. 《文史通义》——清代章学诚所撰学术批评著作。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此处标注文献来源以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寡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寡功”指功效少、成效不足,常用于描述事务或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该词由“寡”(少)和“功”(成效)组合而成,强调结果与投入或预期的不匹配。

2. 出处与例句

3. 用法分析
该词多用于批评性语境,如评价政策、学说或行为形式繁琐却收效甚微,隐含对“重形式轻实质”的否定。

4. 近义与反义

总结
“寡功”是古代对低效现象的概括,现代可引申为对“形式主义”或“无效劳动”的批判。其核心在于强调实际效果的重要性,而非表面行为的多寡。

别人正在浏览...

伴宿豹房辩识才絶陈寔遗盗串门子从龙刀耕火种大致吊赠豆藿垡子粉定风柯分句浮尘夫娘改窜箇样躬蹈故败寒饿鹤纹黄石公户侧秽琐骄恶交颐界天急功好利几何学激抗谨媚近幸锦州市极颂咎祥刊究空窾满纸空言莫不孬包能名逆晓傍州例蓬藋披示破害裙带官人体美腮帮子神女沈湮兽火庶子思谋腾节天随人原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