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蓬藋的意思、蓬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蓬藋的解释

(1).蓬草和藋草。泛指草丛;草莽。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披东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伊余採樵者,蓬藋方索寞。”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思欲逃蓬藋,栖彼林谷幽。”

(2).指代草舍,贫者所居。 宋 陆游 《老马》诗:“马固忘华厩,士亦安蓬藋。” 元 王祯 《农书》卷一:“﹝农者﹞饭麄糲,居蓬藋。” 清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我困蓬藋,党祸未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蓬藋”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目前未查询到直接对应的权威释义。根据构词法推测,可能由“蓬”和“藋”组合而成:


  1. 本义指蓬草(一种菊科植物),后引申为:

    • 草木茂盛杂乱状,如“蓬蒿”“蓬荜”
    • 松散、不修边幅,如“蓬头垢面”
    • 代指贫寒环境,如成语“蓬门荜户”

  2. 古汉语中可指:

    • 灰藋(藜科植物),如《救荒本草》提及的野菜
    • 与“藜”相关,如“藜藿”泛指粗劣食物

组合义推测:
可能指蓬草与藋类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或借喻贫瘠、未开化的环境。类似结构的词如“蓬藜”“蒿藋”均有此意。

使用建议:
若为文学创作中自造词,需结合上下文理解;若引用古籍,建议核查原文出处或确认是否为“蓬藿”“蒿藋”等近似词笔误。

网络扩展解释二

《蓬藋》的意思

《蓬藋》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茂盛的草木、丛生的花草。形容草木繁茂,生长茂盛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蓬藋》的主要字形结构为“艹”和“屰”,其中“艹”为草字头部首,表示与植物有关,而“屰”则表示音节。

根据汉字书写规范,拆分后的部首和笔画分别是:“艹”(草字头部首)和“屰”(10画)。

来源

《蓬藋》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周南·蓼莪》:“蓼蓝如邦,言刈其蓬藋。”意为蓼蓝茂盛得像一个国家,我要割去它的蓬杂的草蔓。

繁体

《蓬藋》的繁体字为「蓬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蓬藋”有时会写成「蓬蕟」,其中「蓬」与现代字形一致,而「蕟」源于「耩」,表示其音节,表示的是茂盛的草木的样子。

例句

1. 山上的草地上长满了蓬藋,犹如一个绿色的海洋。

2. 春天到来,大地恢复生机,草原上到处都是蓬藋。

组词

1. 蓬勃:形容生命力充沛、旺盛的样子。

2. 藋施:指将蓬藋修剪整齐。

3. 蓬藻:表示草木花草茂盛的样子。

近义词

1. 蓬勃:生气勃勃、旺盛。

2. 蓬乱:草木丛生、凌乱不整齐。

3. 蓬杂:形容草木杂乱无序。

反义词

1. 整洁:干净、整齐、没有杂乱。

2. 荒芜:形容缺乏生气、荒凉无人的样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