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柳絮的意思、柳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柳絮的解释

[willow catkin] 成熟的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

详细解释

(1).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復随风。”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説好了,才不落套。” 杨朔 《<铁流>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 女,左将军 王凝之 妻也。” 刘孝标 注引《妇人集》:“ 谢夫人 名 道藴 ,有文才。所著诗、赋、誄、颂传於世。”后遂以“柳絮”为典,多指才女或佳句。 元 王逢 《读余季女<怀其夫水宗道诗>序》:“ 余季女 ……赘同郡 水宗道 。甫踰月, 水 具见 余 水迈柳絮,学不彼若,輒辞归,闭门读书,久不返。”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声落梁尘,词超柳絮。愿賡一曲,博笑大方。”

(3).喻指雪花。《水浒传》第九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 明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一折:“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因带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如絮而得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该词:

1.基本定义

柳絮是柳树(多为垂柳)的成熟种子,表面覆盖白色绒毛,具有随风传播的特性。其形态轻盈如棉絮,常于春季随风飞扬,形成“漫天飞雪”的自然景象。

2.生物学特征

3.分布与生长

柳树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及黄河流域,其他地区也有种植。其种子(柳絮)在春季成熟,尤其在干燥多风天气更易飘散。

4.文学与文化象征

在古诗词中,柳絮常被赋予情感和意境:

5.注意事项

柳絮飘散可能引发过敏或呼吸道不适,敏感人群需做好防护。此外,密集的柳絮堆积存在易燃风险,需注意防火。

如需进一步了解柳树的植物学分类或古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权威词典或生物学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柳絮》的意思

《柳絮》是指柳树上的细长花絮,是柳树开花之后由柳花脱落的细小纤维,形状像细长的絮状物。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柳絮》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柳絮》的拆分部首为木字旁,“絮”字的构成部分是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糸(丝)字旁、隹(隼)字旁、丨(竖)字旁。它的总笔画数为12划。

《柳絮》的来源和繁体

《柳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柳花开放后,会有细长的“絮”飘落,因此称之为《柳絮》。在繁体字中,柳絮的“絮”字写作「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作《柳絮》时,通常是以篆书或隶书形式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也逐渐演变为现代字体。

《柳絮》的例句

1.春天到了,飘落的柳絮像雪花一样美丽。

2.游人们在柳树下赏赏柳絮,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3.柳絮随风而舞,给人一种轻盈和愉悦的感觉。

《柳絮》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柳树、飘落、春天

近义词:柳花、柳叶

反义词:秋叶、冬雪

别人正在浏览...

傲世辩略鄙谏才兼文武侧身嘲讴差任创练出堂差大梵天大公报单方得马折足遁神方碍高异钩车桂烟孤羸郭况穴黄耳寄书回祝火钳兼差见觑急脚子进伐稽压挤占击中踞炉炭上客窆旷女愧领灵心慧性离却李自成棉裤描眉画眼描述敏才末多国逆境弄竹弹丝旁爱陗束跂仰髯苏三纬沈照适景寿麪纾回水醮四辈司马中铜雀瓦团转无乖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