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吴中四杰的意思、吴中四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吴中四杰的解释

明 初 杨基 、 高启 、 张羽 、 徐贲 四人并有诗名,均 吴 人,故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山人·别号有所本》:“ 杨 ( 杨基 )在 洪武 间,官至 山西 按察使,与 高啟 、 张羽 、 徐賁 齐名,谓之‘吴中四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吴中四杰

“吴中四杰”是中国明代初期文学史上的重要术语,专指活跃于吴中地区(今江苏苏州一带)的四位杰出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他们以卓越的诗才和相近的地域文化背景被后世并称,代表了元末明初江南诗坛的最高成就,对明代诗歌发展影响深远。

一、核心定义与词源

“吴中”即古代吴郡的核心区域,泛指苏州及周边;“四杰”意为四位才华超群的文人。该称谓最早见于明清学者对四人文学地位的总结,如清代《明史·文苑传》将四人并提,强调其“以诗名于吴中”的群体性特征。汉语词典中通常定义为:“明代初年苏州四位著名诗人的合称,以高启为首,诗风清丽婉约,兼具时代悲慨。”

二、成员生平与文学特色

  1. 高启(1336-1374)

    字季迪,号槎轩,被推为“四杰之首”。其诗雄健奔放又含蓄深沉,代表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以恢弘笔触抒写历史兴亡。《四库全书总目》评其“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2. 杨基(1326-1378)

    字孟载,号眉庵。诗风清俊流丽,擅长写景咏物,如《岳阳楼》以“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展现细腻笔触,融合唐韵与宋意。

  3. 张羽(1333-1385)

    字来仪,号静居。诗歌重意境营造,语言简淡。《明诗别裁集》称其“五言古诗学杜,余体亦具唐人格调”,代表作《过吴即景》以白描手法勾勒江南风物。

  4. 徐贲(1335-1393)

    字幼文,号北郭生。诗风工稳清雅,尤精五言。其《雨后慰池上芙蓉》以“池冷芙蓉落,园秋蛱蝶稀”传递乱世中的隐逸情怀,体现元明易代之际文人的精神困境。

三、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四人继承唐宋诗学传统,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创了明初“吴中诗派”。其创作既承袭元代纤秾诗风,又注入时代动荡中的忧患意识,为后续“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奠定基础。现代学者认为,他们“以群体之力推动江南文学从元入明的转型,成为连接宋元与明清诗歌的关键纽带”。


参考资料来源

  1.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词条“吴中四杰”)
  2. 《明史·文苑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严迪昌《吴文化诗论》(苏州大学学报专题研究)
  4.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明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吴中四杰”是明初苏州地区四位杰出文学家的合称,包括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他们活跃于元末明初,以诗文创作闻名,被视为明初文学复兴的代表人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成员与背景

  1. 高启

    • 籍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 成就:被誉为“明代诗坛巨擘”,诗风清新俊逸,擅长七言歌行与律诗,代表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因得罪权贵,被朱元璋处死,成为文坛悲剧人物。
    • 特点:推崇唐诗传统,情感真挚,格调高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2. 杨基

    • 籍贯:苏州吴江(今江苏吴江)
    • 成就:诗风典雅,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社会现实,代表作《蓉湖诗集》。其作品深刻而富有哲理。
  3. 张羽

    • 籍贯: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
    • 成就:诗风清新隽永,兼善书画,代表作《松窗集》。
  4. 徐贲

    • 籍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 成就:诗文格调清丽,注重情感与意境结合,代表作《少虚文集》。

二、文学特点与历史意义


三、与其他“吴中”文学群体的区别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权威文学史资料(如、4、8)。

别人正在浏览...

嗷嗷待哺百日丹拔俗边州罼罕不成文法讹窜防察费留高秩公事人官责寡虞顾柯滚雷蜾蠃捍索含意黑田淮南驾鼓碱金属兼物交执家丘讥诋畿辇金昆进旨咎衅讵肯渴而穿井科禁宽袍大袖老俵离馆令誉落苏庐山真面命快黏附偏委强中更有强中手擒拏钦若秋高气和桑给巴尔色差圣辉神智骢叔牙私度探人桃版呫哔退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未达一间卫生间小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