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禁身的意思、禁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禁身的解释

囚禁人身。《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七年》:“若军士陵忽府县,禁身以闻,委御史臺推覆。” 胡三省 注:“禁身者,囚禁其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禁身”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用环境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禁”在此处取“拘束、限制”之义,“身”指代人的躯体或行为主体,组合后表示“对个体行动自由的强制性约束”。该词多见于古代律法文献,例如《唐律疏议》中“凡囚禁身者,不得逾三日”的记载,特指官府对涉案人员的临时羁押措施。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禁身”的使用已趋于消亡,仅存于部分方言表述。据《方言大词典》考释,闽南语系中保留“禁身”作动词短语,意为“限制外出”或“禁足”,如“囝仔发热着禁身”(孩子发烧需要在家休养)。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与佛教术语“禁身语意”(即身口意三业清净)存在本质区别,后者属于宗教修行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禁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限制身体活动或囚禁人身,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详细解释

  1. 限制行动
    指通过强制手段禁止身体活动,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例如《资治通鉴》记载:“若军士陵忽府县,禁身以闻”,意为若士兵侵犯地方官员,则将其囚禁并上报处理。

  2. 囚禁人身
    强调完全剥夺自由,如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的注解提到:“禁身者,囚禁其身”,即关押或拘禁。


使用场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权威来源参考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延伸含义,可查阅《资治通鉴》或相关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莲池百态板卒保外执行悲涕薄狩不逗不拘小节参承齿剑如归村社长大寳龟大大咧咧點翳恶燋反刍犯政非心风咳肤果赋租诟丑刮脸寒草花草花根本艳偟暇即安降箕交龙季布一诺掎掣济然旧矩绝境愦愦劳爱厘降忙合曼睩铆工命客磨昬抉聩蓬梗前肩起漫鳅鮆裙刀鬙鬙十千随仇俗艳陶煦天九田租徒官违隔汙行物马无算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