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寡闇的意思、寡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寡闇的解释

犹寡昩。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南朝 梁 沉约 《改天监元年恩诏》:“朕以寡闇,命不先后,寧济之功,属当期运。” 南朝 梁 沉约 《与谢朏敕》:“吾以菲德,属当期运,鉴与吾言,思隆治道,而明不远烛,所蔽者多,实寄贤能,匡其寡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寡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较为生僻,其核心含义指见识浅陋、愚昧不明事理,常用于形容人缺乏智慧或对事理认识不清的状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构成

    • 寡:本义为“少”,引申为“缺乏”“不足”(如“孤陋寡闻”)。
    • 闇(àn):通“暗”,意为“昏暗不明”,引申为“愚昧”“糊涂”(如《荀子·天论》中“上闇而政险”)。

      合成后,“寡闇”强调因见识匮乏而导致的蒙昧不明,多用于批判性语境。

  2. 权威词典解释

    据《汉语大词典》收录,“寡闇”释义为:

    见识浅陋,不明事理。

    例证引《晋书·王敦传》:“臣虽寡闇,以为事君之道,当竭股肱之力。”


二、古籍用例与语义分析

  1. 经典文献出处

    • 《晋书·王敦传》中,王敦上书自谦:“臣虽寡闇,然忠荩之节,未敢暂忘。”此处“寡闇”表谦逊,实指自身才识不足。
    • 宋代司马光《上皇太后疏》:“臣性识寡闇,不达大体。”亦以“寡闇”形容才疏学浅。
  2. 语义演变

    该词多见于魏晋至唐宋文献,属文言书面语。明清后渐少用,现代汉语中已被“愚昧”“浅薄”“昏聩”等词替代。


三、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差异 用例
寡闇 强调因见识少而糊涂 “性识寡闇,难堪重任。”
昏聩 侧重神志不清或老迈糊涂 “年迈昏聩,不辨是非。”
愚蒙 指未开化的蒙昧状态 “教化愚蒙,开启民智。”

四、文化内涵

“寡闇”隐含儒家对“智”的推崇。《论语·阳货》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缺乏学习(寡)导致蒙昧(闇),与儒家“格物致知”的修身观相呼应。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寡闇”的释义及书证。
  2. 《晋书·王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原始文献。
  3. 司马光《上皇太后疏》收录于《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网络扩展解释

“寡闇”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如下:

1.基本含义

指知识浅陋、不明事理,常用于自谦语境,表示对自身能力或见识的谦虚表达。例如南朝梁沈约在诏书中自称“朕以寡闇”,意为“我因见识浅薄……”。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缺乏光亮、昏暗”,但这一释义在其他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与原意存在偏差。

2.词源与用法

3.近义词与对比

4.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南朝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半夜三更陂官被筒并凑兵钤不媿下学不着意藏弓烹狗参觐尘笼鸱阑炊火顿解芳魂风龙阵佛眼佛心拊鞷负业高纬度高闻还首旱涝哄堂怀珠黄陵庙擐甲执兵画依火洲兼存寄柬警捕荆棘老实巴交累瓦结绳两犀烈女凌竞马兀梦中面向对象的语言默片内逼贫年潜画巧节祛邪乳妪觞传神粹生业世寿鼠凭社贵松牀缩俎滕薛争长停浸晩霁万选钱物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