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沟中瘠的意思、沟中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沟中瘠的解释

指因贫穷而困厄或死于沟壑的人。语本《荀子·荣辱》:“是其所以不免於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一朝濛雾露,分作沟中瘠。”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他本是沟中瘠,难为席上珍。”亦省作“ 沟瘠 ”。 明 李东阳 《习隐》诗之九:“边兵与沟瘠,焉能免寒飢。” 清 傅鼎铨 《忆谢迭山》诗:“一朝絶粒甘沟瘠,名在千秋第一班。” 严复 《有如三保》:“快饿死者,罗雀掘鼠,粮食罄尽,转为沟瘠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沟中瘠"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现多用于书面语,其核心含义指饿死于沟壑中的瘦弱尸体,引申为极度贫困潦倒或处境极其悲惨之人。以下是详细解释及权威依据:


一、字义与词源解析

  1. 沟中

    指荒野的沟渠或路旁壕沟,古时常为贫苦者弃尸之处,象征荒凉与死亡。《荀子·荣辱》载:"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 (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瘠(jí)

    本义为瘦弱、枯瘦,此处指因饥饿或疾病而干瘪的尸体。《说文解字》释:"瘠,瘦也"(段玉裁注本)。

组合释义:字面指弃于沟壑的瘦弱尸体,暗含因穷困潦倒致死的悲惨境遇。


二、引申义与用法


三、古籍典源与权威参考

  1. 《荀子·荣辱》(战国)

    最早记载:"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 指出不修礼义者终将沦为沟壑弃尸 。

    ▶ 来源:中华书局《荀子集解》(ISBN 978-7-101-01207-4)。

  2. 《汉书·食货志》(东汉班固)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至为沟中瘠。" 描述汉代饥荒惨状 。

    ▶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ISBN 978-7-101-07125-9)。

  3. 《汉语大词典》释义

    明确标注:"沟中瘠"指"困饿沟壑的尸骸",书证引《荀子》及明代王世贞《鸣凤记》 。

    ▶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6册第118页。


四、现代使用与语境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强调对苦难的深刻描写。例如:

"战乱年代,难民流离失所,几成沟中瘠。"

需注意其沉重语义,避免轻率使用。


权威参考文献(纸质来源)

  1.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
  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
  3.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4.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网络扩展解释

“沟中瘠”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与出处


基本含义

指因极度贫困而流离失所,最终饿死或曝尸荒野的人,比喻社会底层极度困苦的群体。


详细释义

  1. 本义:
    “瘠”通“胔”(zì),意为未完全腐烂的尸体。成语字面指“沟壑中的尸体”,引申为因贫穷无法安葬、暴尸荒野的悲惨境遇。

  2. 引申义:
    形容因贫困而陷入绝境,或代指社会中被忽视的底层人民。如宋代文天祥《正气歌》中“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以“沟中瘠”比喻自身可能面临的悲惨结局。


用法与示例


近义词与辨析


参考来源

以上解释综合自《荀子》、文天祥诗文及权威词典(),如需完整考据,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泰语系拜伦柏台悲啼北辕驫水并当布干澄茄戳脊梁访别烦恼障飞鶱傅郭辅圣皋隰赫赫英名慌错镮钮胡怜沍霜叫謼讥恶戒酒裓子机格今文学峻辞考功魁纲葵藿栎樗理家緑芜冥漠之都谋虑纳访飘寄谦慎起路戚休丧居缮生姗笑舌尖音螫口释宥受币手抄本瘦容肆心绥服贪夫狥利贪满天空痛痹枉法文同纤堕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