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谶的意思、钩谶的详细解释
钩谶的解释
指纬书和谶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孝》《论》昭晳,而鉤讖葳蕤。” 詹鍈 义证:“ 孙瑴 《古微书》曰:‘纬书以命言者,莫如《元命苞》;鉤言者,莫如《春秋》之《文耀鉤》,《河图》之《稽耀鉤》。兹据《孝经纬》,则直言诀矣。’《论语》无纬有讖。《古微书》曰:‘《论语》不入经,亦不立纬,惟讖八卷。’”
词语分解
- 钩的解释 钩 (鈎) ō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
- 谶的解释 谶 (讖) è 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谶书。谶记(预言将来的文字图像等)。谶语。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钩谶”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预言、神秘文化相关。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钩谶”由“钩”与“谶”二字复合而成。
- 钩: 本义指弯曲的钩子,引申有钩取、钩沉、探究隐秘之意。在“钩谶”一词中,取其“钩沉、钩取隐秘”的引申义,强调对深奥、神秘内容的探寻。
- 谶: 指预言吉凶祸福的隐语、图记或文字,即“谶语”、“图谶”。谶纬之学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将经学神学化的学说,包含大量神秘预言和天人感应内容。
- 钩谶: 因此,“钩谶”可理解为:
- 钩取、探究谶纬之言: 指对深奥隐秘的谶语、预言进行钩沉、解读和研究的行为。
- 深奥隐秘的预言本身: 指那些需要深入探究才能理解的、晦涩难懂的谶语或预言书。
二、 典籍出处与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与谶纬之学、方术记载相关。
- 《后汉书·方术传序》: “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故王梁、孙咸名应图箓,越登槐鼎之任;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尹敏以乖忤沦败。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是以通儒硕生,忿其奸妄不经,奏议慷慨,以为宜见藏摈。子长亦云:‘观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忌。’盖为此也。” 虽然未直接出现“钩谶”一词,但这段描述汉代谶纬之学盛行的背景,是理解“钩谶”活动(即钩取、研究谶言)的重要语境。
- 清代学者在考据中时有提及: 后世学者在研究汉代经学、谶纬文献时,常用“钩谶”来描述对这类深奥、神秘文本的发掘和阐释工作。例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相关条目下,可能会引述涉及谶纬的内容,其研究过程本身即带有“钩谶”性质。
三、 引申与关联
- 与“谶纬”关系密切: “钩谶”的核心对象就是“谶”,常与“纬”(假托经义宣扬符箓瑞应的书)并称“谶纬”。钩谶活动是谶纬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神秘性与批判性: 谶纬本身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钩谶”行为也因此常被视为探究天机或穿凿附会。历史上,谶纬之学及其研究(钩谶)常受到正统儒学的批判,认为其“奸妄不经”(见《后汉书》引文)。
四、 现代使用
“钩谶”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宗教史或文献学的学术著作中,用于描述对古代谶纬文献的整理、研究和解读工作。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对“钩”、“谶”及复合词有详细释义,是查询古汉语词汇的权威工具书。
- 《辞源》 (商务印书馆):侧重古汉语词汇溯源,是探究“钩谶”等古语词来源与用例的重要参考。
- 《后汉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提供了“钩谶”一词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直接史料记载。
-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虽非直接解释“钩谶”,但作为文字学经典,其考据方法和对相关单字的解释为理解复合词提供了基础,且其研究常涉及谶纬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钩谶”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历史文献中存在不同解释,主要分为两类:
1.基本含义
根据部分现代词典的解释(如),该词被定义为“通过巧妙的手段或计策来达到目的”,类似于成语用法。其中“钩”指勾住或设计,“谶”原指占卜预言,引申为通过智谋实现目标。例如:“他善用钩谶,化解了危机。”
2.历史文献中的含义
更权威的古代文献(如、3、4)指出,“钩谶”原指纬书和谶语的结合:
- 纬书:汉代附会儒家经义的书,多预言吉凶;
- 谶语:带有神秘色彩的预言或隐语。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正纬》中提到:“《孝》《论》昭晳,而钩谶葳蕤”,指这类文献内容庞杂且隐含玄机。
3.用法与争议
- 现代语境中可能因误解而将其归类为“谋略类成语”,但历史考据更倾向其指代特定文献类型。
- 需注意不同来源的差异,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若需深入研究,可参考《文心雕龙》原文或汉代纬书相关研究,以权威古籍解释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百则半筹不纳饱经世变表述禀贷不属才緼残伐操调饬农遄飞川府躲难鹅阙挂吼馆东观觑古画骨架还觊后影蕙损兰摧胡考魂色洊饥脚踏界碑近朝近道纠枝隽李郡庭可目悾款魁罡莲府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凉州撩虎须掳获磨盘两圆南纬前尘樵妇轻口薄舌三日仆射三育赏工师谟世台水産烁日私庭碎首糜躯遂意添前字提梁梯路咸潟消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