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 凉州 一带的地方歌曲, 唐 开元 中由 西凉府 都督 郭知运 进。 唐 王昌龄 《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唐 杜牧 《河湟》诗:“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閒人。”《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而 天宝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2). 唐 代软舞曲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志和 遂於怀中出一桐木合子,方数寸,中有物,名蝇虎子,数不啻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砂啗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凉州》。”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软舞曲有《凉州》、《緑腰》、《苏合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
“凉州”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释:
凉州是古代中国西北重要行政区划,现为甘肃省武威市,古称“雍州”“姑臧”。它是汉唐时期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曾作为前凉、后凉等五凉政权的都城,被誉为“天下要冲”“河西都会”。其地理位置在河西走廊东端,历史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枢纽。
乐府曲名与音乐舞蹈
唐代《凉州》是宫调曲名,原为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后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献宫廷,成为著名乐曲。此外,“凉州”也是唐代软舞曲名,代表作品如《凉州舞》,融合了西域与中原的艺术特色。
诗词意象
唐代边塞诗中,“凉州”常作为西北边陲的象征,例如王翰《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既描绘了凉州的风物,也暗含戍边将士的豪情与悲壮。部分文学引申义中,“凉州”被用来形容荒凉寂寥的景象或人情淡薄的氛围。
现今凉州指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仍保留丰富的历史遗迹,如雷台汉墓(马踏飞燕出土地)。当地饮食文化中,“凉州三套车”(茯茶、卤肉、行面)亦闻名遐迩。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历史、文学、地理等多维度解释,若需更完整考据,可参考权威古籍或地方志。
《凉州》是一个汉字词语,用于表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现今中国甘肃省的酒泉市。
《凉州》的拆分部首是“冫”和“川”,它的总笔画数为11。
《凉州》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凉州在西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涵盖了今天的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此后,凉州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繁体字中,《凉州》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凉州》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主要的含义和拼写基本相同。
1. 凉州风光迷人,吸引了很多游客。
2. 凉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1. 凉州风光
2. 凉州历史
3. 凉州文化
甘肃、酒泉
其他地名或区域的名称,例如湖南、北京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