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躬自菲薄的意思、躬自菲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躬自菲薄的解释

亦作“躳自菲薄”。谓亲身实行俭约。菲薄;微薄。《文选·张衡<东京赋>》:“ 文 ( 汉文帝 )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薛综 注:“躬自菲薄,谓俭约。”《隶释·汉竹邑侯相张寿碑》:“君下车崇尚俭节,躳自菲薄。” 南朝 宋 范泰 《旱灾未已加以疾疫又上表》:“陛下昧旦临朝,无懈治道,躬自菲薄,劳心民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躬自菲薄(gōng zì fěi bó)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现多用于书面语,其核心含义指自身主动践行节俭朴素的生活态度,尤其强调身份尊贵者严于律己、不尚奢华的品德。以下从释义、出处、用法等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释义解析

  1. 字面拆解

    • 躬自:意为“亲自”“自身”,强调身体力行、自我践行。
    • 菲薄:指微薄、俭朴,可形容物质生活的简朴或自我要求的严格。

      整体即“自身主动节俭克己”,隐含谦逊自律的态度。

  2. 引申含义

    多用于描述地位较高者(如君主、官员)不以身份自矜,反而在生活用度上刻意简朴,以此体现德行之高尚。例如:

    “身居高位而躬自菲薄,以示天下以俭德。”


二、权威出处与经典用例

  1. 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张衡〈东京赋〉》:

    “文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注:李善引薛综注曰:“躬自菲薄,谓俭约。”)

    来源:《昭明文选》卷三·张衡《东京赋》

  2. 历史语境

    古代文献中常以此形容帝王或重臣的德行,如《后汉书·皇后纪》载汉明帝马皇后:

    “车骑朴素,无金银之饰,躬自菲薄,以率群下。”

    来源:《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


三、用法与近义辨析

  1. 适用场景

    • 多用于正式书面语,称颂自律节俭的品德。
    • 现代可延伸至赞美公众人物或领导者朴素务实的生活作风。
  2. 近义对比

    成语 侧重点 差异
    躬自菲薄 强调身份尊贵者主动节俭 含谦抑自律的德行意味
    节衣缩食 普通人为生计被迫节俭 无身份对比,无道德褒扬
    克勤克俭 勤勉与节俭并重 范围更广,不特指高位者

四、现代应用示例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
  3. 《昭明文选》[李善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4. 《后汉书》[点校本],中华书局,1965年。

网络扩展解释

“躬自菲薄”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拼音与注音

释义

指亲身实行俭约,过微薄的生活。常用于形容上位者或领导者以身作则,节俭朴素。


出处与典故

源自《文选·张衡〈东京赋〉》:

“文(汉文帝)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薛综注:“躬自菲薄,谓俭约。”
意为汉文帝通过自身节俭,实现国家太平。


用法与示例

  1. 形容上位者节俭:

    “陛下昧旦临朝,无懈治道,躬自菲薄,劳心民庶。”
    ——南朝宋·范泰《早灾未已加以疾疫又上表》。

  2. 近义词:躬行节俭、克勤克俭。

  3. 反义词:暂无明确对应成语,可参考“骄奢淫逸”等表达奢侈的词汇。


权威性说明

该成语在《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均有收录,核心含义一致,均强调“亲身俭约”。

别人正在浏览...

鞭笋餐服承迎错喉道中灯亮儿點厾地节梵塔改头换尾感逝山阳告宁公映卦文淮王鷄狗皇质化瓦粮狐丘首疆畎翦灭骄心家衍人给阶墀解阸金相羁途济赈拘摄阃郡昆仑使者苦笋老骥灵洞利械蛮作排鑹咆哱跑题披簿僻字涩句千斤七古清现侵挪取偿塞裔三角板撒手鐧商监升翥摄判熟谙双胞胎水印糖蟹贴就头须温疋握别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