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功状的意思、功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功状的解释

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刺史 臧旻 列上功状,詔书除 坚盐瀆 丞。”《新五代史·杂传·段凝》:“ 凝 与 彦章 各自上其功, 巖 从中匿 彦章 功状,悉归其功於 凝 。” 元 揭傒斯 《重建济州会源牐碑》:“明年春二月,具功状,遣其属 孟思敬 ,至京师请文勒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功状是汉语中记录功绩的正式文书,其核心含义可从三个层面解析:

一、词源构成 “功”指功业、勋劳,“状”为陈述事实的文体形式。二字合称最早见于《后汉书》,专指记载官员政绩的考核文件。唐代考课制度中,功状需逐级呈报至吏部备案,作为官员升迁依据。

二、功能特性 作为法定行政文书,功状具有三个特征:

  1. 实录性:需列明具体事迹、时间及佐证材料
  2. 程序性:须经主官核验并加盖官印
  3. 时效性:多用于定期考绩或特殊封赏场景

三、文献例证 《宋史·职官志》载:“诸州吏民有政绩尤异者,本属官长具功状以闻。”明清时期演变为包含四要素的规范文本:

该词现代多用于历史研究领域,特指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中的原始档案材料。其文书形制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的《中国古代文书图录》。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综合解释,“功状”是古代用于记录和上报立功情况的官方文书。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基本定义 功状指古代表彰功绩的证明文件,用于向上级机构汇报个人或集体的立功详情,属于正式行政文书。该词由“功”(功劳)和“状”(陈述事实的文书)组合而成,字面含义即“陈述功绩的文书”()。

  2. 历史功能与用例 据《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记载,刺史臧旻曾通过功状上报孙坚的功绩,使其获封盐渎丞;《新五代史》中也有段凝与王彦章争功时“匿彦章功状”的史实()。这类文书在官员考核、封赏中起到关键作用,需经上级审核后生效。

  3. 现代延伸含义 当代语境中,“功状”可比喻某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获认可的象征,例如用于学术、科技等领域的重大突破表述()。

  4. 文书结构与特点 功状内容通常包含立功者信息、具体事迹、佐证材料及推荐人意见。元代揭傒斯《重建济州会源牐碑》提及“具功状”需遣专人呈递,说明其流程严谨性()。

总结来看,“功状”既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重要行政工具,其概念在现代语言中仍保留着“成就证明”的引申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原始文献用例,可查阅《三国志》《新五代史》等史籍。

别人正在浏览...

巴蜀苄基边前波色长杨宫成庆衬施钱充堂出庭倒裳索领的役递变鼎足而三洞中敦煌变文集二更翻风滚雨访泊俯伏肤受规绳寒年毫不迟疑晦韬酱缸佳胜阶位紧逼诘屈聱牙九还丹局司夸傲苦集灭道掠虏联网力敌势均留退榴子毛尾旁施泼材料齐东野语青裙穷源溯流桑皮升除石洞誓诰司刑太一数厅头托芘猥奥危槷吴封无其奈下定香草醛相丽鰕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