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共职的意思、共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共职的解释

供奉,贡献。共,通“ 供 ”。《左传·昭公四年》:“小国共职,敢不荐守?”《国语·鲁语上》:“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积,以紓执事;以救弊邑,使能共职。”《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 周惠王 大喜曰:‘ 楚 不共职久矣,今效顺如此,殆先王之灵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共职"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多人共同承担或履行同一职务、职责。根据《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文献,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基本释义 "共职"由"共"(共同)与"职"(职务、职责)构成,字面指共同任职或协同履职。如《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诸侯共职,贡赋以时",此处指诸侯共同履行朝贡职责(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二、字源分析 "职"在甲骨文中作"聝",本义为战争中割取敌耳记录军功,后引申为分内应守之责。"共职"通过"共"强化集体属性,区别于个体履职行为,突出责任共担特征(来源:中华书局《汉字源流精解》)。

三、用法特征 该词多用于古代公文与政治语境,如《宋史·职官志》载"三省共职于朝",指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同执掌朝政。现代汉语中已鲜见使用,仅存于历史文献研究与特定学术领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共职”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通假字用法
    在古籍中,“共”常通“供”,因此“共职”可理解为供奉、贡献,指小国向大国履行进贡职责。例如:

    • 《左传·昭公四年》提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
    • 《国语·鲁语上》记载“使能共职”,均强调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义务。
  2.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共同担任职务、共同负责,强调合作精神。但这一用法缺乏古籍直接例证,可能是基于字面义的现代引申。

二、使用场景

三、注意事项

该词属于古汉语冷僻词汇,现代使用频率极低。如需引用古籍含义,建议标注具体出处;若用于现代文本,需结合上下文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挨整奔霆边屯伯夷步晷仓皇无措厂家春闱獃相大威雕除焍黄鹅鸭行翻卦法书飞播脯脡公例狗偷鼠窃郭碑豪敢合异离坚混饭火马江势简用警察署惊飘进送咎舋珂雪款足览示廉视绿化哤杂瞀忧霓裳素啮折朴谨被甲执兵亲要却却曲纡让勖仁泽杀生与夺神墟时形受洗朔裔嗣统肃齐太易微职相亚小产小夫西高止山脉信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