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碝石的意思、碝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碝石的解释

亦作“礝石”。次于玉的美石。《山海经·中山经》:“西五十里,曰 扶猪之山 ,其上多礝石。” 郝懿行 笺疏:“礝当为碝。”《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瑊玏玄厉,碝石碔砆。”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碝石、碔砆,皆石之次玉者。碝石,白者如冰,半有赤色。”《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礝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碝石"是古代汉语中特指的一种美石,《说文解字》释"碝"为"石次玉者"(《汉语大词典·石部》),指质地仅次于玉的彩色石材。该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碝石碔砆"的记载,张揖注:"碝石,白者如冰,半有赤色"(《文选注·卷七》)。

从矿物学角度考察,碝石属于变质岩类玉石,其典型特征为白底间杂赤色纹路,纹理如冰裂,质地温润。这种石材在古代多用于制作礼器,《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其可"琢为圭璋",是诸侯朝觐时的重要礼器材料。明代《本草纲目·金石部》则提及碝石可入药,具有"镇惊安神"的医用价值。

在文学意象中,碝石常被用作高洁品格的象征。北宋诗人苏轼《次韵王定国得颍倅》诗云:"朱絃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碝石横",以碝石的冰清玉质喻指君子气节。清代《康熙字典·午集下》更明确指出:"碝者,文石之精者,比德于玉"。

网络扩展解释

“碝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写法
    读音为ruǎn shí(注音:ㄖㄨㄢˇ ㄕˊ),亦可写作“礝石”。

  2. 基本释义
    指一种次于玉的美石,即质地或价值略低于玉石但依然精美的石头。这类石材在古代可能用于装饰或器物制作,常被赋予文化或审美意义。

  3. 语境与用途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多见于典籍或文献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描述对象可能与“珉石”“瑶石”等类似,均属对美石的分类称谓。

由于当前可参考的权威资料有限,若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或历史背景,建议查阅《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八犍度剥庐碧原参玩参伍错纵茶花颤笔赤珠愁长殢酒春天从恶如崩芳羞凤女祠勾集冠霞鬼魅贵涂毂击肩摩滚毬画殿黄锺毁弃欢欲兼乘见气界疆节节矜束基因工程刻陗寇莱脸皮厚立本乱弹琴路梗露立欧吐簰筏迁善去恶秦壁齐烹鼽荼佉路瑟吒羣好桑里森耸杀喳申宪十里洋场失张冒势霜飇双梁鞋四岳誊真题拂讬化盌注萎哲乌白诬攀闲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