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散的意思、服散的详细解释
服散的解释
服食五石散。 晋 王羲之 《与人书》:“以大近不復服散,当将陡釐也。此药为益,如君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南郡 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 荻渚 。 王大 服散后已小醉,往看 桓 , 桓 为设酒。”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二:“谈玄麈尾抛云底,服散龙胎在酒中。”参见“ 五石散 ”。
词语分解
- 服的解释 服 ú 衣裳:服装。制服。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顺从: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 散的解释 散 à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天女散花。 排遣:散心。散闷(坣 )。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集聚 散 ǎ 没有约束,
网络扩展解释
“服散”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1.基本含义
- 指服食五石散(一种矿物药方),属于古代养生或治疗行为。这种药物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等矿物配制而成。
2.历史背景
- 起源:五石散最初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的方剂,用于治疗伤寒,后经魏晋名士(如何晏)改良,成为当时贵族阶层流行的“保健品”。
- 社会风尚:服用五石散在魏晋时期形成风潮,被视为名士风度的象征,甚至成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例如《世说新语》记载,名士王大服散后醉酒访友。
3.服用方法与影响
- 服用后需“行散”:因五石散有毒且药性燥热,服后需通过疾走、冷浴、饮酒等方式发散药性,称为“行散”。
- 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身体发热、精神亢奋或恍惚,部分人出现皮肤溃烂等后遗症,甚至中毒身亡。
4.文学与历史记载
- 王羲之书信中提到因故暂停服散,唐代陆龟蒙诗句“服散龙胎在酒中”也提及此习俗。
- 该行为反映了魏晋时期玄学、道教养生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但也因危害健康逐渐被摒弃。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解释(如“服用散剂药物治病”)可能为引申义,但历史语境中“服散”特指五石散,需结合具体文献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哈喽!我们来聊一聊《服散》这个词吧!
- 意思:《服散》是指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药物或药剂,也可用于形容治疗疾病的方法或措施。
- 拆分部首和笔画:《服散》的拆分部首是「衣」和「散」,其中「衣」表示衣服的意思,「散」表示散开的意思。笔画方面,「衣」字有5画,「散」字有10画。
- 来源和繁体:《服散》这个词来源于汉语中的本来意义,指穿戴衣物后展开散开。繁体字「服散」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服散」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笔画的一些细节可能会有所区别。
- 例句:他的病情不重,只需要服散三天就可以好转了。
- 组词:服药、散发、散步、解散。
- 近义词:药剂、药物、疗程。
- 反义词:发病、加重、恶化。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问我哦!
别人正在浏览...
暴懆不体柴薪昌濮尝酎出布从化大嚼大明宫丹宫诞载大涂彫丧笃速鹅湖飞地封锁墙高行祻水海中捞月合伙河柳横财輷然欢媾环子活兵鹄苑检获嚼酒积骸紧追不舍基跱蓝筹股乐湑怜宠良田陵邈聆听论能漫不经意曼丽能参蹑蹻檐簦疲輭轻黩青玉嶂琼筵遒旨劝业场三同一片沈疾手分透风位阶文成履无甔无巧不成书咸安宫官学仙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