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尾藏头的意思、露尾藏头的详细解释
露尾藏头的解释
(1).容身的东西小,无法掩蔽住整个身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只你这眉前眼后谁瞒过,道不的露尾藏头。”
(2).喻事情的无法掩饰,总要露出蛛丝马迹。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野合》:“这掩耳盗铃堪笑,早露尾藏头空巧。”
词语分解
- 露的解释 露 ù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乷 )露。甘露。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滋润:覆露万民。 表现,
- 头的解释 头 (頭) ó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a.头和脸;b.指面貌;c.指面子,体面)。头角(僶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物体的
专业解析
"露尾藏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与更常见的"藏头露尾"基本一致,指故意遮掩事情的真相或本意,但因遮掩不彻底反而露出了破绽或部分真相,形容行事躲躲闪闪、欲盖弥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基本释义
- 字面形象: 原意是想把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在了外面。比喻本想隐藏掩饰,结果反而暴露了痕迹。
- 行为特征: 形容人说话、做事遮遮掩掩,不肯坦率直爽,有所隐瞒或保留,但因掩饰不当或言行不一而露出了马脚。
- 情感色彩: 具有贬义色彩,常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不光明正大、心怀鬼胎、言行虚伪的人。
二、 出处与古典用例
该成语的早期形态或核心概念可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一个著名的出处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况且我们又知那老爷太太待你如何,你既这样,必定是露尾藏头,没甚好意。”
- 此处的“露尾藏头”形象地描绘了说话者认为对方行为鬼祟、不怀好意、有所隐瞒的状态。这反映了该成语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成熟运用,用以刻画人物心理和行为的矛盾性(来源:曹雪芹《红楼梦》通行本)。
三、 近义词辨析
- 藏头露尾: 这是“露尾藏头”最直接、最常用的同义表达,两者含义几乎完全相同,常可互换使用。
- 遮遮掩掩: 强调行为上的掩盖、隐藏,但不一定强调“暴露破绽”的结果。
- 鬼鬼祟祟: 强调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欲盖弥彰: 强调越想掩盖,反而暴露得越明显。与“露尾藏头/藏头露尾”在揭示“掩盖反而导致暴露”的后果上意思相通。
四、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露尾藏头”的使用频率略低于“藏头露尾”,但其含义清晰,仍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形容:
- 说话吞吞吐吐,不肯直说重点或真相。
- 做事躲躲闪闪,不敢光明正大地进行。
- 隐瞒事实或动机,但因言行细节暴露了真实意图。
- 形容文章或叙述在关键处含糊其辞。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作为大型权威语文辞书,其对“藏头露尾”及类似结构的成语有详细释义和例证,是理解“露尾藏头”含义的重要依据(来源:《汉语大词典》纸质版或授权电子版)。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该词典是规范现代汉语词汇使用的权威工具书,其对“藏头露尾”的标准释义同样适用于理解“露尾藏头”(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或更新版本)。
- 《红楼梦》(曹雪芹著):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其文本是研究清代汉语词汇和成语运用的重要语料库,其中“露尾藏头”的用例具有经典性(来源:曹雪芹《红楼梦》通行本)。
网络扩展解释
“露尾藏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1.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或行为躲躲闪闪,不将真实情况完全表露出来,常带有遮掩真相的意味。
2.详细解释
- 语义侧重:
指在表达时故意隐藏部分内容,如“藏头”却“露尾”,导致前后不连贯或意图模糊。例如,说话者可能因顾忌而避重就轻,或行事留下破绽。
- 引申含义:
也可比喻事物无法完全掩盖,终会显露蛛丝马迹(如提到的“掩耳盗铃”典故)。
3.出处与演变
- 最早见于元曲,如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中“省藏头露尾”。
- 另一出处为王晔《桃花女》中的“藏头露尾”,可见该成语存在两种词序变体(露尾藏头/藏头露尾),但含义相同。
4.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藏头露尾(完全同义)、讳莫如深。
- 用法提示:多含贬义,用于批评表达不坦率或行为可疑的情况。例如:“他回答问题总是露尾藏头,让人难以信任。”
5.扩展说明
部分文献提到其字面意义,如“容身之物过小无法遮蔽全身”,但此用法较少见,现代多用于抽象语境。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3、5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班荆绷巴吊拷迸奔卜旦倡作陈荄传胤醇醴淳着错紾呆不腾带砺山河单晶硅道喜定乱帝义陡搜钝响法不阿贵非駮改造官宦古律尺沆茫和铎黄碌哗世取名茧税驾驭计功补过浄器讥绳九贡旷年两舌岭阴埋魂门外汉蓬心偏柎评量抢案颀而轻谩亲狎穷稔热锅炒菜肉呼呼辱荷三徙教神剑失神顺硃私善俗誉贴地五亲六眷仙妃晓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