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慎俭朴。《后汉书·冯勤传》:“ 勤 迁司徒,愈恭约尽忠,号称任职。”
“恭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恭约”意为敬慎俭朴,强调恭敬谨慎与节俭朴素的品质结合。该词常用于描述人的品行或处世态度。
源自《后汉书·冯勤传》:“勤迁司徒,愈恭约尽忠,号称任职。”。此句描述东汉官员冯勤升任司徒后,更加恭敬谨慎、克己奉公,因尽职尽责而闻名。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或现代引申含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恭约》是指以恭敬的态度和言辞而达成的约定、协议。这是一种庄重而正式的约定,通常用于重要的场合,表示双方的诚意和尊重。
《恭约》由“恭”和“约”两个字组成。
“恭”的部首是“心”,笔画数为5。
“约”的部首是“纟”,笔画数为7。
《恭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秉持“恭”(恭敬)的精神,通过“约”(约定)达成共识和协议。恭和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一词语,表达了双方对待协议的诚意和尊重。
《恭约》的繁体字为「恭約」。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恭约》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以现代写法为基础的。例如,可能会有一些古字形的差异,但整体上仍能够识别出这个词语。
1. 我们需要签订一份恭约,明确我们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他们通过一纸恭约,在法庭上达成了和解。
恭敬、恭谨、约定、约束、约会
郑重、庄重、正式
随意、草率、敷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