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耻居人下”是一个形容胸怀大志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以地位或成就在他人之下为耻,体现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心态。例如《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人物“桀骜不恭,耻居人下”,强调其不甘屈居人后的性格。
2. 出处与典故
最早出自宋代陈亮的《谢曾察院启》:“伏念某本无他长,耻居人下。”,表达作者自谦中暗含的抱负。后世文学作品中亦常见此用法,如描述野心勃勃的人物形象。
3. 用法与结构
4. 注意点
部分解释(如)提到“因超越他人而羞愧”,可能与原意不符。综合权威来源,该成语核心应为“不甘居下”而非“羞于居上”。
5. 发音与扩展
拼音为chǐ jū rén xià,四声需准确。成语接龙示例:恬不知耻 → 耻居人下 → 下不为例。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东周列国志》及宋代文集。
《耻居人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感到羞愧或自愧不如别人,自己觉得低人一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因为自己的能力、地位等方面的不足而感到羞耻。
拆分部首和笔画是十个部首 + 24个笔画。部首是艹,笔画是12。
《耻居人下》这个成语出自古代中国的《左传》卫灵公二十五年的记载。成语中的“人下”表示被别人压倒或者超过。
繁体字为「恥居人下」。
古时候写这个成语时,常用的写法是「恥居人下」。
1. 他嫉妒朋友的成功,总是耻居人下。
2. 学习成绩不佳的他自卑得耻居人下。
1. 耻辱
2. 居高不下
3. 责任重大
4. 自卑感
5. 卑微
1. 屈尊
2. 自惭形秽
3. 羞愧
4. 卑下
5. 自愧不如
1. 自豪
2. 高人一等
3. 居高临下
4. 自信
5. 自鸣得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