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步的意思、连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步的解释

(1).行走时,后脚迈到和前脚相齐的位置,再迈前脚向前进。《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玄 注:“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2).接踵,前后相承。《拾遗记·周灵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孟子 云:‘千年一圣,谓之连步。’” 齐治平 校注:“此语不见今《孟子》七篇中……继踵即连步也。”

(3).犹快步。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至,连步访緇衣。”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登程》:“ 王兄 ,且暂住马,连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论交。” 清 林则徐 《舆人行》:“陵危反试腾踔力,连步不闻喘息声。”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赠逸民诗》:“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唐 张籍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诗:“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省署尝连步,江皋欲独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连步”是一个多义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行走方式
    指行走时后脚与前脚对齐后再前进的步态,源自《礼记·曲礼上》的“拾级聚足,连步以上”,郑玄注解为“足相随不相过”。这种步态常见于古代礼仪场合,强调步伐的规整。

  2. 接踵/前后相承
    引申为事物连续不断或前后相继的状态。如南朝梁萧绮录提到“千年一圣,谓之连步”,齐治平校注解释为“继踵即连步”。

  3. 快步行走
    唐代刘商诗句“连步访缁衣”及清代林则徐《舆人行》中“连步不闻喘息声”均体现此义,形容急促或轻快的步伐。

  4. 并走或同行
    如明代王玉峰《焚香记》中“连步忙追骥尾”,指结伴而行或共同行动。

使用示例

注意:需与“联步”区分,后者多指同行或继续前进,而“连步”更侧重步伐特征或连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连步的意思

连步(lián bù)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一连串的脚步。他们以一定的节奏和顺序紧密地相连在一起。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连步的部首是走(辶)和足(⻊),它的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连步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它是从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分别是“连”和“步”。通过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理解连步的意思。

繁体

连步的繁体字是「連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连步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康煕字典》的记载,连步的古字形是「輪步」。

例句

1. 这支舞蹈要求舞者把连步跳得轻盈而精确。

2. 他的脚步如同连步般稳健有力。

组词

连续、连贯、连绵

近义词

连续、接续、相继

反义词

中断、间断、断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