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触露的意思、触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触露的解释

触到露水。指清晨。《古诗源·古谚古语》:“触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触露”是由“触”与“露”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接触清晨的露水”,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隐喻特定情境。从字义看,“触”表示接触、碰触,“露”则指夜间凝结于草木等物体表面的水珠,二者结合后多用于形容黎明时分的湿润状态。例如《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释义为“指清晨踏露而行”,强调人与自然的直接交互。

在文学语境中,“触露”常被诗人用以营造清冷、静谧的意境。如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未直接使用该词,但其描述的农耕场景与“触露”意象相通,后世注家常引此句解析该词内涵。唐代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亦暗含触露意象,映射出时光流逝的细微感知。

该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被归入“自然现象类”词汇,其引申义可指代短暂易逝的事物,如宋代文人笔记《容斋随笔》曾以“触露之华”比喻转瞬即逝的荣华。现代汉语研究中,学者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此类复合词反映了古人观察自然的细腻视角,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触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词义
    指“触到露水”,特指清晨时段。该词由“触”(接触)和“露”(露水)构成,属动宾结构,字面描述人与露水接触的情景,引申为天色初明、露水未干的时刻。

  2. 文献出处与用法
    最早见于《古诗源·古谚古语》中的记载:“触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此句意为:清晨有露水时不宜采摘葵菜,正午阳光强烈时不宜收割韭菜,反映了古代农事经验。

  3. 语境与延伸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古语中,强调时间节点的特殊性。例如唐代王建诗句“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即以“触露”描绘清晨劳作的场景。

  4. 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拂晓、破晓、凌晨(均指清晨时段)。
    • 反义词:日中、正午(与“触露”形成时间上的对比)。

“触露”是一个具象且富有诗意的词汇,通过自然现象(露水)指代特定时间,常见于古籍与诗词,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碑牓本立表丈人长主趁节雠敛翠生生丹羽递化风筵干局挂气鼓姬撼撞花榈木徽绋回云检直接茬今愁古恨扃试九阴谲觚具然凯康可擦可儿雷呼卢米谩蔽忙忙没计奈何蒙叟鸣鞭盆手乾钧潜润乞伏清哀邱垤染汙人君桑花桑枢瓮牖师祁释俗四金刚讼府素蟒太曎天德统括頽势土窑子外求猥酿五斗米道误人下横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