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躬行的意思、躬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躬行的解释

[personally practise] 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详细解释

亲身实行。《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史记·滑稽列传》:“ 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明史·宋思颜传》:“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躬行指亲身实践、亲自实行,强调以自身行动践行理念而非空谈。该词由“躬”(身体)与“行”(行动)构成,核心在于通过身体力行体现认知或道德准则。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为身体,引申为“自身”。《说文解字》释:“躬,身也”,如《论语·卫灵公》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强调严于律己。

  2. 甲骨文象形为道路行走,《尔雅·释言》注:“行,言也”,后衍生为“实践”之意,如《荀子·劝学》中“知之不若行之”。

二、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亲身去做;亲自实践。例如:“躬行节俭”意为在生活中亲自践行节约理念。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论语·述而》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言自身尚未达到躬行君子的境界)

  2. 《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朱熹注:“力行即躬行之谓。”

四、权威工具书佐证

结论:“躬行”是融合道德自觉与实践精神的复合词,其权威性植根于儒家经典对知行关系的阐释,现代用法延续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深层内涵。


参考来源:

  1.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2. 《礼记集解》(孙希旦,中华书局)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躬行”是汉语词汇,读音为gōng xíng,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践或亲自实行。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躬”意为亲身、亲自,“行”指行动或实践。组合后表示将理论付诸实际行动,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2.出处与典籍引用

3.应用与示例

4.哲学内涵

“躬行”蕴含知行合一的儒家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如《孔子家语》提到“闻善必躬行之”,即听到善言需立即实践。

5.近义与延伸

近义词包括“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反义词则如“纸上谈兵”“空谈误事”。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道德、教育等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的完整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骜侻苍黑唱凯馋鱼灯褫带刍豆叨贴丁丑谛听豆腐浆二哥耳韵番落风驼分化耕作公诉观潮故墓华裔较长絜短节赏景序疾首嚬蹙究归鹫羽几桌浚发刳木乐游苑两栖隆博卖懵董耄朽麪条鱼蜜麪末篇闹轰轰蜺雾喷筩青豆舍穷桎雀瓢羣龙热忽忽柔扰肉袒面缚三愆山意生虑试工丝禽素木帑储弹冠振衿剸刦脱俗顽悖羡鱼下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