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sonally practise] 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亲身实行。《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史记·滑稽列传》:“ 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明史·宋思颜传》:“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躬行”是汉语词汇,读音为gōng xíng,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践或亲自实行。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躬”意为亲身、亲自,“行”指行动或实践。组合后表示将理论付诸实际行动,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躬行”蕴含知行合一的儒家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如《孔子家语》提到“闻善必躬行之”,即听到善言需立即实践。
近义词包括“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反义词则如“纸上谈兵”“空谈误事”。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道德、教育等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的完整释义。
“躬行”是一个动词词组,用来形容人身体前倾,表示恭敬或敬重的态度。它由两个汉字组成:躬(gōng)和行(xíng)。
躬的部首是身,总笔画数为10。表示人前倾、低头的姿势。行的部首是行,总笔画数为6。表示走、行动的意思。
“躬行”这个词来源于《荀子·劝学》:“躬行”则是要勉励自己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影响别人。而今天,我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要以积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念或目标。
在繁体字中,“躬行”保留了原来的写法,没有任何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汉字的变体较多,并且写法相对繁琐。在古代的《康熙字典》中,“躬”字的写法为“攻”,“行”字的写法为“彳·亍”。
以下是一些关于“躬行”的例句:
1. 作为领导者,他始终保持躬行示范的态度。
2. 他躬行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 她的言传身教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躬行。
一些与“躬行”相关的词汇包括:躬身、行动、奋进、努力。
一些与“躬行”相反或相近的词汇包括:轻慢、懒散、消极。
饱练世故边堡逼陡博极长头儿撑里池鱼之虑麤袍粝食妲末但分隄川凤阁舍人丰靘封锁墙辅料甘冥光啓关禁贵穴化生女建丑解围羁索极重难返谲宇灵盘毛茸茸蒙冒密约粘性泼胡螓蛾轻雷黥首秦晋之盟亲亲热热趍趍人踪三寸弱管三改兔三言之道骚搅骚乱舍本求末生荣亡哀审勘侍候试酒食齐食味宿泊唐窖叹咨逃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蹄书外科威劫险关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