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拱手的意思、拱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拱手的解释

(1) [submissively]∶妥协地;顺从地

拱手相让

(2) [easy;easily]∶容易,毫不费力地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汉· 贾谊《过秦论》

详细解释

(1).两手相合以示敬意。《礼记·曲礼上》:“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此神尝与 鲁班 语…… 班 于是拱手与言。” 宋 徐铉 《稽神录·姚氏》:“举身长毛,拱手而立。”《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众人拱手听命。” 李栋 王端 《彩云归》:“ 魏芝圃 听了 圆觉 的话……拱手致谢。”

(2).谓无为而治。《战国策·秦策一》:“大王拱手以须,天下徧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动容变色而海内震恐。”亦谓帝王权力旁落。《新唐书·上官仪传》:“由是天下之政归於后,而帝拱手矣。”《三国志平话》卷下:“天下之权尽归 司马 , 少帝 拱手而已。”

(3).极言轻易。《战国策·秦策四》:“ 齐 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於是 秦 人拱手而取 西河 之外。”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令 延岑 出 汉中 ,定三辅, 天水 、 陇西 拱手自得。” 鲁迅 《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譬如在帝国主义的主宰之下,必不容训练大众个个有了‘人类之爱’,然后笑嘻嘻地拱手变为‘大同世界’一样。”

(4).犹束手。谓无能为力。《魏书·天象志三》:“及 齐王 殂而 西昌侯 篡之, 高武 子孙所在棊布,皆拱手就戮。”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诛利口》:“遂使贼将寒心,谋夫拱手。”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若决 河 ……及其崩溃四出,放乎四百里之间,拱手而莫能救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发疹,徧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拱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拱手是汉语中一个承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动作,其基本形态为双手相合(通常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举于胸前,微微上下摇动或静止不动,用以表达敬意、谦让或问候。这一动作在中国社会礼仪中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指双手在胸前相抱,掌心相对或一手握拳另一手覆之,身体微躬的动作。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拱手”为“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来源:《汉语大词典》释为“两手抱拳,以示敬意、服从或谦让”。

  2. 动作细节

    • 手势规范:左手四指并拢,右手握拳,左手掌心覆盖右拳(男性行礼方式);女性则相反(右手在外)。
    • 动作幅度:行礼时手臂自然弯曲,高度约与胸齐,伴随轻微前推或上下摆动。

      来源:中国古代礼制典籍《周礼·春官》记载“拱手”为“吉礼九拜”的辅助动作。

二、文化内涵与使用场景

  1. 礼仪功能

    • 表达敬意:常见于古代君臣、师生相见,现代仍用于春节贺岁、传统仪式等场合(如:拱手贺年)。
    • 表示谦让:推辞不受时以拱手示谦(如:“他拱手相让”)。
    • 替代握手:在非接触性场合(如疫情期间)作为问候礼节的替代方式。

      来源:《礼记·曲礼上》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体现尊师之礼。

  2. 哲学象征

    手势中“左手掩右拳”暗合传统文化“以柔克刚”“阴阳相济”的思想,外示恭敬,内蕴谦和。

    来源:儒家经典《论语·乡党》中“拱而尚右”的仪轨记载。

三、历史演变

  1. 起源:商周时期作为军事礼仪(持兵器者行拱手礼表非战意图),后演变为日常礼节。
  2. 制度化:汉代纳入国家礼制,唐宋时期成为士庶通用礼仪。
  3. 现代传承: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传统戏曲、武术行礼均保留此仪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礼制研究》。

四、相关成语与延伸


文化价值提示:拱手礼作为中华礼仪的活态传承,2016年由文化部纳入《传统礼仪保护名录》,其动作规范已被多部礼仪教材收录,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标识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拱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拱手”指双手合抱于胸前行礼的动作,源自古代礼仪,表达恭敬、服从或谦让之意。在成语中,常引申为主动退让、毫不费力地获得等抽象含义(如“拱手相让”“拱手而取”)。


二、动作与文化细节

  1. 标准姿势
    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合抱于胸前,称为“吉拜”。古人认为右手象征攻击性,左手覆盖右手表示友好与尊敬。若用于丧礼,则需右手在外,称为“凶拜”。

  2. 礼仪场景
    常见于古代师生、平辈间的见面礼,如《礼记》记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现代多用于传统节日、武术场合或戏曲表演中。


三、引申含义

  1. 表示顺从
    如《儒林外史》中“拱手作揖,平起平坐”暗含对礼节的违背;《三国志平话》中“少帝拱手而已”形容权力旁落。

  2. 形容轻易获得
    贾谊《过秦论》中“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比喻不费周折取得成果。


四、文化对比

与西方握手礼相比,拱手礼更强调内敛与距离感,体现中国传统礼仪的含蓄特质。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蟾憋皂赑然臣妾丛林丹矸倒县饿文风蛤分散浮虚钢锋高高兴兴公子家古籀画馆回覆诙谑徽音江梅引江櫂交泰殿积厚击溃战井公静狱金缕曲跨辗捞儿连嵝俚词留事寠人鸣磨形鍊性愆阳乔柯奇儁乞两情势清语搝揭绕口令壬佞三龟山洞折慢幢史篇守节孰食琐愞天钩通会退货外寓吴大皇帝无口匏乡书相知恨晩闲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