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香的意思、宝香的详细解释
宝香的解释
(1).供奉神佛所烧的香。《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和尚欲得阿孃出,不如归家烧宝香。” 元 陈旅 《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诗:“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嵐。”
(2).熏香的美称。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词:“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 清溪 笛。” 清 龚自珍 《导引曲》:“无情绪,无情绪,寂寞掩重门。银蜡心多才有泪,宝香字断更无痕,梨花浸黄昏。”
词语分解
- 宝的解释 宝 (寳) ǎ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刵 )。国宝。财宝。珍宝。传(俷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
- 香的解释 香 ā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舒服:睡得香。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旧
专业解析
这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宝香”一词的详细解释:
宝香
“宝香”是一个汉语合成词,由“宝”和“香”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极其珍贵、稀有、品质上乘的香料或香气。该词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常用于宗教、文学和礼仪场合。
-
本义:珍贵稀有的香料
- “宝”字在此取其本义,指珍贵、稀有、价值高的事物,如珍宝。“香”指能散发芬芳气味的物质,即香料或香气。
- 因此,“宝香”最直接的含义是指价值连城、品质超凡的天然香料。这通常包括古代被视为极其珍贵的香料品种,例如:
- 沉香: 被誉为“众香之王”,是瑞香科树木受伤后分泌树脂并经多年醇化形成的香材,香气醇厚持久,自古就是顶级香料和药材。其形成不易,产量稀少,故极为珍贵。
- 檀香: 特别是老山檀香,木质坚硬,香气浓郁、沉稳、持久,是重要的宗教用香和高级香料。
- 龙涎香: 抹香鲸消化系统的产物,漂浮于海面或冲上海岸,需经多年海水浸泡和日晒形成,具有独特的甘甜土质香气,极其稀有难得。
- 麝香: 雄性麝鹿腺囊的分泌物,香气浓烈而独特,穿透力强,是名贵中药和高级香水的定香剂,获取不易。
- 这些香料因其稀有性、独特的香气以及获取的难度,在古代常被视为宝物,故统称为“宝香”。例如,《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在解释“宝香”时,均指向此类名贵香料。
-
引申义:神圣、虔诚的香气(宗教、祭祀)
- 由于名贵香料常被用于供奉神明、祭祀祖先或重要的宗教仪式,“宝香”一词便引申指代在庄严神圣场合焚烧的香,象征着对神灵的敬畏、虔诚的祈祷和洁净的供奉。
- 在佛教、道教等宗教文献和仪式中,“宝香”常出现,代表最上等的供养。例如,佛教经典中常有“焚宝香”、“宝香普薰”等描述,意指以最珍贵的香供养诸佛菩萨,香气遍满法界。道教斋醮科仪中也常用“宝香”敬献神明。
- 此义项强调了“宝香”在精神层面的价值,超越了其物质上的昂贵,代表着信仰的纯洁与至高无上的敬意。
-
文学意象:珍贵美好事物的象征
- 在古典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宝香”常被用作一种意象,象征着珍贵、美好、高雅的事物或情感。
- 它可以指美人身上散发的幽香(如“宝香熏被成孤宿”),可以指珍贵物品散发的芬芳(如“宝香炉暖”),也可以比喻品德的高洁或情谊的珍贵。其核心在于借用“宝”与“香”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令人珍视的美好意境。
总结来说,“宝香”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极其珍贵的香料,并由此引申出用于神圣场合的香品以及象征珍贵美好事物的文学意象。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香料价值的珍视,以及香气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意义。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权威汉语语文词典,对“宝香”有明确释义,目前无公开电子版链接)。
- 《中华字海》 (大型汉字字典,收录并解释“宝”、“香”及合成词,目前无公开电子版链接)。
-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编,解释佛教术语“宝香”的宗教含义,部分内容可在线查询,但无直接链接指向该词条)。
- 古典诗词数据库 (如《全唐诗》、《全宋词》等,收录了大量包含“宝香”意象的文学作品,可通过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查询,但需授权访问)。
网络扩展解释
“宝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其解释和使用场景可从多个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
一、基本解释
-
供奉神佛所烧的香
指用于宗教仪式或祭祀中焚烧的珍贵香料,具有神圣意义。例如:
- 《华严经·十回向品》提到“阿僧祇宝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强调其广泛传播的香气。
- 《敦煌变文集》中也记载“不如归家烧宝香”,说明烧宝香是民间祈求神明庇佑的常见方式。
-
熏香的美称
泛指品质上乘、香气馥郁的香料,常用于日常生活或文人雅士的诗词中。例如:
- 宋代辛弃疾在《满江红》中以“宝香黄阁梦”形容高雅的意境。
- 清代龚自珍的《导引曲》中,“宝香字断更无痕”则借香喻情,表达寂寥之感。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 宗教场景:如寺庙祭祀、祈福仪式(例:“烧宝香”以超度亡灵)。
- 文学描写:常用于诗词中烘托氛围或象征美好(例:“宝香黄阁梦”暗喻仕途理想)。
- 日常熏香:指代名贵香料(例:古诗中“宝香”多与“画舫”“梨花”等意象结合,体现雅致生活)。
三、补充说明
- 词语结构:“宝”强调珍贵,“香”指气味,组合后既可指具体香料,也可引申为抽象的美好气息。
- 现代用法:如今多用于文学创作或传统文化相关语境,较少出现在口语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典故或宗教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华严经》《敦煌变文集》及辛弃疾、龚自珍的作品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卑疵笔椟财计鬯碍刬旧谋新逞词串习点天灯钝丞二六时犯牛脖子蜚览分灯盖柿晷昃国会毫厘黑漆一团黄埔军校换过惠然肯来僬僬家属区进祸劲勇寄物祭幛看倌痾祸隶农孟母么人名贵弥月木荐僻侧乾条衾寒枕冷屈柘扰搅若口引辱污乳妪讥散火伤疾时服事实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手摺水涡痛心入骨童心未泯外吏危懔未一午刻五世其昌香片乡戚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