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功德天的意思、功德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功德天的解释

即 吉祥天女 。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命运、财富女神。最早见于《梨俱吠陀》。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称“功德天”。又传说 功德天 能使人增益财宝, 黑暗女 能使人耗尽财富,二女为姐妹,常不相离。 唐 僧 凤 《书遗文后》诗:“苦哉 黑暗女 ,乐矣 功德天 。智者俱不受,愚夫纳二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功德天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神祇,其含义可从词源与宗教内涵两方面解析。根据《佛学大辞典》记载,功德天全称"吉祥功德天",梵语音译为"拉克什米"(Lakṣmī),原为印度教中司掌财富与吉祥的女神,后融入佛教体系成为护法神。《汉语大词典》从字义角度诠释:"功"指善行积累,"德"为福报修养,"天"则象征其神格属性,整体体现福德双修、普济众生的宗教理念。

在佛教经典中,功德天常以手持如意宝珠、足踏莲花的形象示现,象征以福德滋养众生。《佛教神话》指出,其左右胁侍为黑耳姊妹,通过昼夜交替的昼夜天女形象,隐喻福祸相依的世间法则。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记载,唐代密宗典籍《金光明最胜王经》专设"功德天品",详述供奉此神可获"资具丰足、离诸病苦"的现世利益。

该神祇的信仰在汉传佛教中与民俗深度融合,如《中国宗教艺术史》考证,敦煌莫高窟第154窟壁画所绘功德天仪仗图,印证了中古时期西北地区对此神的供养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功德天”的详细解释:

一、起源与演变

功德天,梵文名“摩诃室利”(Mahāśrī),意为“大吉祥”或“大功德”,是佛教二十四诸天中的重要护法神祇。其信仰起源于印度教,原为婆罗门教中的命运、财富与美丽女神“拉克希米”(Lakşmī),是毗湿奴神的妻子。佛教吸收后赋予其护法职能,并称其为毗沙门天(四大天王之一)之妹,因“有大功德于众”而得名。


二、形象特征

功德天的典型形象为:


三、宗教意义

  1. 职能定位
    主司财富、吉祥与福报,信众常通过供奉祈求增益财宝、远离贫困灾祸。但佛教强调需以智慧引导福德,避免沉溺世俗欲望。

  2. 教义关联
    在《金光明经》中,其全称为“南无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象征通过布施、持戒等善行积累福德资粮,为修行解脱奠定基础。同时,她与“黑暗女”(象征财富消耗)为姐妹,隐喻福祸相依的因果观。

  3. 果位争议
    部分经典称其为初地菩萨,但《金光明经文句》等文献指出其已证“摩诃萨”(大菩萨)果位,能助修行者速成菩提。


四、跨宗教影响

以上内容综合了佛教经典、形象学及跨文化演变,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梨俱吠陀》《金光明经》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捺残刖查找澄省吃量创駴刺干大理市道场定力短简督府怼怨顿咽繁并改辙贡文硅酸盐怀渴花鬘金鼓惊心骇瞩九复掘头船跼躬咔唑空域快慰狼嗥狗叫连障丽汉礼轻情意重懋册穆桂英木熙儜陋排门朋帮平装窍生生起夺怯慑岐阳渠复阒然无声认尸人约黄昏折本折当湿蒙蒙逝者如斯属附顺遂书仪桃蹊柳陌外州问讳五仪綫春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