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发封帛的意思、束发封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发封帛的解释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 直言 坐事。贬 岭 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 董 不答,引绳束髮,封以帛,使 直言 署,曰:‘非君手不解。’ 直言 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髮堕无餘。”后以“束髮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束发封帛"是源自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复合词,其核心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的行为象征:

一、束发 指男子成年礼的仪式性标志,最早见于《礼记·内则》"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字"的记载。古人将长发束起并加冠,象征脱离童稚阶段,正式获得社会身份。该仪式在《仪礼·士冠礼》中详细规定了三次加冠的程序,分别对应缁布冠、皮弁和爵弁,体现对宗法责任的承接。

二、封帛 特指用丝织品进行郑重包裹的行为,常见于古代文书传递或信物保存。《说文解字》释"封"为"爵诸侯之土也",引申出密封、加印的郑重含义。《周礼·秋官》记载"凡邦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其中"英荡"即指承载信物的帛制封套。

词义融合后,"束发封帛"常被引申为郑重承诺的象征,既包含对自身责任的确认(束发),也涵盖对诺言的物质化存证(封帛)。明代张岱在《夜航船·礼乐部》中记载:"士子及第,束发封帛以谢师恩",说明该行为已演化为郑重其事的礼仪程式。

(主要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周礼译注》、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束发封帛”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ù fà fēng bó(或根据部分来源写作shù fā fēng bó),主要用于形容妇女对婚姻或情感的忠贞不渝。

成语解析

  1. 来源与典故
    出自《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唐代官员贾直言因罪被贬岭南,临行前担心妻子董氏年轻守寡,劝她改嫁。董氏未作言语回应,而是用绳子将头发束起,再用丝帛包裹封存,并让贾直言在封帛上署名,誓言“非君手不解”。二十年后贾直言归来,封帛依旧完好,而董氏因长期未解开头发,发丝已枯槁脱落。

  2. 核心含义
    成语通过董氏的行为,象征女性对丈夫的坚定忠贞,即使面临长期分离或困境也绝不背弃承诺。

  3. 用法与延伸

    • 作宾语或定语,常见于文学作品中,用于赞颂女性的忠诚与节操。
    • 例句:她如“束发封帛”般坚守着对丈夫的承诺,令人动容。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挨边包桑材童妙妓槽车草上霜察断撑撑登岸登闲抵虫断管残沈繁巧繙纡伏尔泰格斩钩弋光能鬼力鼓绝横驱别骛何繇候意华语胡拿接亲究诘拘阑俊声糠粞衎乐可耐苦差乐句乐融融连家店帘肆龙袍鸾鹭论评罗络楣窗没分晓女墙平旷聘选辟仗乔树邱垄撒极生的水香苏二碎浪汰选摊书拥百城土缶违匿相得甚欢鲜甜仙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