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璧的意思、珙璧的详细解释
珙璧的解释
大璧。 明 方孝孺 《失砚叹》诗:“ 钱塘 会稽 屡游歷,鬼神呵护同珙璧。”参见“ 拱璧 ”。
词语分解
- 珙的解释 珙 ǒ 〔珙桐〕落叶乔木,茎高二十米左右,亦称“空桐树”。 古代玉器,大璧。 笔画数:; 部首:王; 笔顺编号:
- 璧的解释 璧 ì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笔画数:; 部首:玉;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珙璧"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较为书面且专业的用语,主要用于形容玉器,尤其指代一种大型、珍贵的玉璧。其含义可以从字源和具体应用两个层面来理解:
-
字义构成:
- 珙 (gǒng): 本义指大玉、大璧。《说文解字》玉部:“珙,大璧也。” 它强调的是玉器在尺寸上的“大”。
- 璧 (bì): 指一种中心有圆孔的扁平圆形玉器,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礼器之一,用于祭祀、朝聘、丧葬等重大礼仪场合,象征天、权力、身份和祥瑞。
-
合成词义:
- 将“珙”与“璧”结合,“珙璧”一词的核心含义就是指大型的玉璧。
- 它不仅仅指尺寸大,更蕴含着珍贵、重要、非同寻常的意味。因为玉璧本身已是重器,而“珙璧”则特指其中形制尤为硕大、玉质上乘、工艺精湛、价值连城者。
- 在古代文献或描述中,“珙璧”常用来比喻极其珍贵、价值非凡的事物,或指代用于最高级别礼仪的玉器。
详细解释:
- 形制与用途: 珙璧是玉璧的一种特殊形制,其基本形态是扁平的圆形,中心有孔(称为“好”),孔周围的玉质部分称为“肉”。其显著特点是“肉”的宽度远大于“好”的直径,且整体尺寸远大于普通玉璧。它主要用于古代最高规格的祭祀(如祭天)、天子或诸侯的重大典礼、国与国之间最高级别的聘问(如献礼、朝贡),以及象征最高权力和身份。
- 象征意义: 作为大型礼器,珙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象征天: 圆形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
- 象征权力与地位: 拥有和使用珙璧是最高统治者身份和权力的体现。
- 象征祥瑞与道德: 玉本身象征美德(仁、义、智、勇、洁),大型玉璧更被视为国之祥瑞。
- 象征贵重与诚意: “价值连城”、“白璧无瑕”等成语常与璧相关,珙璧则是其中的极品,常被用来形容极其贵重之物或表达最大的诚意。
-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珙璧”一词使用频率不高,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玉器、历史文献、考古学、文物鉴赏以及一些文学性较强的书面语中,用以指代或形容那些罕见、硕大、精美的古代玉璧实物或概念。
“珙璧”意指大型的、极其珍贵的玉璧。它源于“珙”字表示“大玉”的本义和“璧”作为特定礼器的形制与功能。该词不仅描述玉器的物理尺寸之大,更强调其作为顶级礼器的无上价值、尊贵地位以及在古代礼仪文化中的核心象征意义,常用于指代用于最高级别仪典的玉器或比喻极其宝贵的事物。
网络扩展解释
“珙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ǒng bì,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1.基本含义
“珙璧”指大璧,即古代一种大型玉器,通常呈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象征珍贵与高贵。在古籍中常被用来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如玉器本身或引申为才华、品德等。
2.详细解释
- 字义拆分:
- 珙:指一种美玉,也特指大璧(大型玉璧)。
- 璧:古代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代表纯洁与尊贵(如“白璧无瑕”)。
- 组合意义:两字叠加强调玉器的珍贵与形制之大,常用于形容无价之宝或象征权力地位。
3.文化背景
- 象征意义:珙璧在古代宫廷中可能被用作君主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仅有帝王或贵族可拥有。
- 文献引用:明代方孝孺在《失砚叹》中写道:“钱塘会稽屡游歷,鬼神呵护同珙璧”,以珙璧比喻珍视之物受神灵庇佑。
4.相关词汇
- 近义词:拱璧(同指大璧,常与“珙璧”混用)。
- 扩展词:
- 珪珙:泛指美玉,如韩愈诗句“马饰曜珪珙”。
- 珙桐:一种落叶乔木,与玉器无关,属植物名。
5.用法示例
- 比喻珍贵:“此物如珙璧,不可轻弃。”
- 文学引用:多用于诗词或典籍中,增强文采与意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古文注解类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艾艾白森森炳晔参假朝服叱奴崇隆重山抽列创刊触露春柔导航台调挠翻秧子非违废兴風靡蜂啓干挠刮板归沐豪诞横侈薨落画藳华山畿诲让寄象郡丞军座老苗连稔罹丽流哇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盘筵恲性频道皮树中破式峭直湫戾秋年秋信热熬翻饼上人市场调节价碎女缩紧条揭推推窝瘪污僻乌纱巾先府君小围謑落